禅机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扫除,莫使惹尘埃。——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慧能
最近有点忙,好久没看佛经了,今天今天忽然想起了神秀和慧能的两首偈子,仔细品味,别有一番情趣。这两首偈子,成了五祖弘忍评定他俩境界高低的依据,而且把衣钵传给了后来的五祖慧能。
实在,现在看来,他们俩实在都已经彻悟了,空掉心中的烦恼,都能达到常乐我静的境界。只是两个人表达的方式,阐述题目的出发点不一样罢了。
身是聪明之身,内心比如明镜一样,一尘不染,体察万物,要勤加扫除,才能保持他的晶莹剔透。这是修持的过程!
而六祖呢,说的则是悟道以后的境界,不住于世间的任何事物,空点了一切,甚至是想空的想法。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像神秀大师说的那样,时时勤加扫除心中的明镜。即佛学上所说的“善护念”。
正如《金刚经》中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嘱咐诸菩萨”。的确,不管是儒家,道家,以及其他的一切宗教,修养的方法,都是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顾你的思想。金刚经的重点也不理这三个字“善护念”!也就是神秀说说的,时时勤扫除,莫使惹尘埃。
人往往是,道理懂,但是不能做到像神秀那样,“时时勤扫除”,那样“善护念”。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回根到底,就是不能善护念,不能摆脱对物的依靠。
由于失恋,痛不欲生;由于和别人一点点的利益争端,或者是吃了点亏,就耿耿于怀;早晨睡起懒觉来,什么都不顾了,定的闹钟,头一天晚上的决心都荡然无存,被抛向九霄云外;尽管很累,但是总是控制不住上网的欲看,总是找理由往打开电脑,即使身体条件不答应,也依然兴致尤高,不愿关机;吃饭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胃和嘴,总是吃的撑得要死的份,还是想着绿豆糕淡淡的余香;对老师的作业,置若罔闻,当耳旁风,甚至把这当成是有个性主见,丧失了学习的时间和主动性......
这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在心里,可是就是不能有所改变!究其原因,为什么呢?
浮躁,急功近利,丧失了人本来的天性:喜好平静!
物语,对于外物的占有欲。不明白佛理,不往想佛理,人生来就是攥着手,一个劲的抓,抓了一辈子,什么也带不走。赤条条来,赤条条往。一切皆身外之物。
经常听到有人说,没事参禅,还带着一丝的骄傲!似乎参禅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敢很肯定地说,她不懂佛理,他把信佛当成了炫耀的资本,当成了时髦!
禅机何在?就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好好庇护自己的每一个动机,认真生活,平静的心往面对人生,这就是人世间最高的禅机!参禅就是,“时时勤扫除,勿使惹尘埃!”
青青翠竹悉皆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宁静的心,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