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由短文学出品,请您保留底部链接信息,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心情日记 > 心情随笔 > 文章内容

波撼岳阳楼

作者: 迷失站长 来源: 网络转帖 时间: 2011-11-24 阅读: 在线投稿

  本文的标题,是引用唐代诗人孟浩然《看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想必悠然漫步洞庭湖畔的孟襄阳一定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八百里洞庭湖烟波浩渺,三层岳阳楼时隐时现,顺口吐出的气象竟比捻断数根须还来得逼真形象。
  
  及至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出,光芒就把所有前人的踪迹都遮盖了。且不说全文气势如何雄浑,构思怎样巧妙。只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能穿越时空,永不凋零。
  
  岳阳楼并不高大,也不宏伟,但却吸引着无数文人骚客前往探寻。一篇文章,竟让很多人不惜耗费时间和金钱,一路长途跋涉,趋向心中的胜景。前来游历的人群中,不乏才子佳人,然而再聪慧的目光似乎也不及湖光一闪,再虔诚的脚步好象也攀不上琼楼最高层。岳阳楼如此多娇,引无数才子佳人竞折腰。即便如此,后来人依然乐此不疲。由于只有在洞庭湖畔,秀才们才有机会聆听大音希声,只有在岳阳楼前,秀才们才有能力与古人隔空对话。
  
  这里曾经是三国时东吴鲁肃的阅兵台。当年的洞庭湖里排列着上千条艋艟斗舰,鲁子敬令旗一摆,水军便千帆竞发。而抢占了这个要津,又把它改写成文化名片的,正是后来的岳阳楼。
  
  也正是这座岳阳楼,让赳赳武夫和文弱书生在这里展开了另一场更为激烈的争夺战。然而希奇的是,这场鏖战既没有赢家,更没有输家。鲁肃和范仲淹成就了岳阳楼,岳阳楼也成就了范仲淹和鲁肃。
  
  岳阳楼固然名气很大,名看很高,但却与它建筑的巧夺天工无关,不免让我这个外行也多少要替那些楼宇的设计者叫不平了。设计者匠心独具,运用水生木的五行理论,采用纯木结构建造,把洞庭湖与岳阳楼牢牢地系在一起。设计者也不忘记楼台阅兵的历史,塑造了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样的顶式结构,以唯一无二的设计成就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典范。
  
  但在很多人眼中,岳阳楼更像那位谪守巴陵郡的京官。时间可以冲淡记忆中的不快乐的成分,忧愁也总会被雨打风吹往。历经这次宦海沉浮,他既没有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抱怨,也没有了天涯沦落人的惆怅。无论心海如何汹涌澎湃,他的身形步法仍然保持着庄重的冷静;无论内心怎样安如止水,他的眼角眉梢依然保持着向上的微笑。一个人固然无法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己。此时的滕子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务实,上任短短一年,就把成政通人和的神话传说版排练成了现实写真版。
  
  当然,洞庭湖盛大到了浩淼,也与它的八百里水域无关。只因这里聚集了数不清的朝廷大员,有中流砥柱的将军,有锐意改革的员外郎,各派思潮纷纷流向这里,终于汇聚成了风起云涌的文化海洋。
  
  假如可以,在洞庭湖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朵跳跃的浪花,昼夜震撼在岳阳楼脚下。

  
  
上一篇:八月桂花香悠远 下一篇:海洋炭烤活鱼——老板娘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