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路上
高考路上,我很熟悉那一张张为理想奔忙的青春的面庞,为他们鼓劲,为他们加油,为他们感佩,也为他们叹息!
一、矛盾重重的女孩
在偌大的教室中我又看到了那张脸,她?晓丰?
哦!她又回来复读了。问一问旁边她的班主任,学习怎样?不行,考大学是没有希看的。
实在,我早知道她是不可能考上的。不是为师的武断、瞧不起人,而是她的不能始终如一、坚持追求的个性和总是首鼠两真个心性。
上一年我教过她的,她没少找过我,她的日记留下了我几乎三分之一的字迹,全部都是解答她的无尽的苦恼和疑问的。
她的成绩只能分在美术班,然而她却身在美术班却不学美术,她要在美术班里考普通大学。于是,别人忙着画画时她在悠闲的为自己文化课居美术班第一而沾沾自喜。不想,邻近高考她才发现自己的文化课根本考不上大学,她只好在高考前半年学了美术,可想而知,她没有拿到美术专业合格证。她只好又改考普通大学;偏巧今年文化科考大学要考数学,而她在美术班里根本就放弃了数学,怎么办?
“同学们为什么总是跟我作对?”
“老师对我有何看法?”
“我到底学不学美术?”
“我父母那么困难,我考不考大学?”
……
无尽的犹疑、无尽的烦恼、没完没了的疑问纠缠着她,使她始终处于一种矛盾状态,让她在日记里作着******的心理剖白,倾吐着吐不完的苦水。
作为语文老师,我责无旁贷的担任起了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在日记里,或点拨一二,或长篇劝说;在课余里,或开导批评,或谈心鼓励。然而,今天刚刚解决完这个题目,明天又会来那个题目,它像一个溺水的人捉住了救命的依靠,完全把自己附着上往,把对方也拖进没完没了的纠缠中,使你也筋疲力尽。
就这样,她的永远不会宁静下来的、永远不会心无旁骛地往做一件事情的心,像摇曳不定的烛光,稍微有一点风就会来一阵几乎要覆灭的挣扎。
这样一路矛盾着一路烦恼着走完高中三年,走向高考,考不上是一定的。
没想到她会来复读,她不是说父母艰辛让她无安坐教室吗?复读不是又给父母增添一份负担?她不是怕考上大学会让父母又添白发吗?她不是要打工报答父母吗?
回过头来看看她过往所担心的一切,是多么的无聊浅薄,多么的杞人忧天,多么的自寻烦恼,又多么的假惺惺!——她一点不少的花了父母的钱,一点不少的给父母增添了负担,但她不但没有拿到她该拿到的,反而给别人增加了不少麻烦,就像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说得很动听,不道德的事却一样也没少干。(这个比喻也许有点不恰当,但她的这种个性的终极结果与此却是异曲同工。)
我很想朋友式地对她说:收起你的杞人忧天的多愁善感的毫无意义的心绪吧,选择了前行就一路歌唱一路走,不要为懒惰寻找借口。
二、长年站着学习的同学
走进考场,看见同学赵像平时一样站着,座位下还是没有凳子,心中想:难道考试时也要抵制瞌睡?看来高三这一年与凳子是无缘了。
同学战上课从来都是站着的,从一上高三开始。开始时大家以为他可能站一天甚至几天也就结束了,由于高三的同学总有天天休息不好的或轻或重的神经衰弱但又怕落下作业的同学,有时就主动自觉地站着听课,与被老师罚站是大不一样的,有点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味道。
但同学战是不一样的,他天天十二节课每周每月的坚持下来了。发现他的要把高三站到底的这种决心后,我于心不忍,便找他到办公室,表扬了他的刻苦学习的精神后,我又委婉的说:“你这样长期占着不累吗?天天都睡不着觉吗?隔三差五的站着听几节课就可以了,别累坏了身体。学习要休息好才能有效率。”
“老师,我习惯了,不累。我一坐下,学习效果就不好,站着才能学进往。”他很有礼貌的说。看得出来,我不是第一个找他谈话的老师。
“那你睡不着觉,家长没给你治疗吗?”
“治了,吃了很多种药,都不管用,脑白金、脑通达、安眠药……都不管用。”
“你用意志来控制,数绵羊、想象自己在云朵里票、临睡前看书看累自己、晚上跑步……”
“不大管用,我是严重的顽固失眠症,从高二就开始了。我不累,老师,你别担心。”
就这样,上课时大家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或者视而不见地让他这样学习着。几次考试下来,成绩在中游,自己也不忍心找他分析成绩,他已经这样努力了,老师又能说什么?每一次,只好故作不经心的姑诉他的哪部分知识存在的弱点是什么。
有时,看着站着聚精会神学习的战同学,我会想:他的特长是什么?凭着这股执著的精神,学门他喜欢的手艺能不能出类拔萃呢?这样苦的学习,有必要吗?
想是想,但从来没问,问了又有什么用呢?他已然决定考大学,只有真心祝福他考上了。看着瘦弱的身体、憔悴的面容,我想:等他成人后,过了几十年,他想自己的高三生活,他会怎样评价自己的这种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