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尽平庸
庸者,佣也。多指雇佣劳动者。《诗·鲁颂·閟宫》说:成王封鲁时赐鲁侯以山川与土田附庸。附为军事之劳者,庸为生产之劳者。庸前冠以平字,谓之平庸。周亮工云:“平庸之子,无英华可以自见,无名誉可以震俗。”由此可见,平庸在众人眼里是那么位低言微,于是乎,大家向往起英华来,期之挤身于功名,以震世俗!
周亮工之高论,确实指导了他的行动。明崇祯十三年中进士。次年进进仕途,李自成破京师,投缳自杀,为家人所救,死国未成。后南下进南明,清人多铎兵下江南,亮工诣军门降。为了不甘平庸,以名誉震俗,亮工成了贰臣。同在江南之平庸,市井平民们却奋起反抗,血染太湖,功名与大义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时代的变迁,“平庸”之意也有所引申。平庸也由名词向形容词倾倒。“平凡、普通、平常而不突出,没有作为。”成了平庸新的内涵。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多少是不平凡的呢?孔子***三千,成名者不过三人!若以“拒尽平庸”作为人生价值取向,社会将失之***,包容就无从再谈起。
“拒尽平庸”,前不久一位德高看众的学者放言“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他告戒***们:“40岁没有4000万别来见我!”如此之说,失败和成功唯钱而论,人生价值赤******地被钱来衡量,真是羞杀两袖清风,苦苦做学问者。
中国的基石是尽大多数平凡的劳动者,他们的耻辱又是谁给的呢?今年的六一节,央视记者往山区采访那里的孩子们,问到一个天天跟在父亲身后,跑几里山路往背水的孩子:最大的愿看是什么?孩子回答:不再让父亲往背水!孩子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平庸的不能再平庸的一句话,让人心酸,让人起敬,让人无法拒尽!
拒尽平庸,看子成龙。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被感压力,失往了快乐。药家鑫的哭诉,马加爵人性的沦丧,难道不是对现行教育的鞭挞吗?如此的精英,倒还不如平庸!中国有句古话:平平安安福,平淡是真!
平庸不即是无志,也不即是低俗。人之志基于各自的生存环境,再高的学历,置身于只顾生存的环境中,就是到死,也难弄到4000万,除非往偷往抢!我们的祖辈很多连字都不识,他们的一生最配平庸而字,就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高飞的翅膀。他们不会讲大道理,只是用自己最为平凡的人生,造就了我们的辉煌。
假如把平庸片面的理解成无为甚至低俗,拒尽不无一定的道理。不加深究“平庸”二字,而将“拒尽平庸”定之为严谨的高考命题,未免存在硬伤。况且无为也只是相对而言,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包容。一味地拒尽,不免把人引向功利,也不能不说,“拒尽平庸”也会导致出一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社会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