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由短文学出品,请您保留底部链接信息,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感情短语 > 节日短句 > 文章内容

节日里的母爱

作者: 编辑团队 来源: 网络转帖 时间: 2011-11-25 阅读: 在线投稿
  在踏进火车站台的那一刻,看着人头攒动的人群,我再没有出行的动机,连连说着后悔,最后还是陪着母亲带着孩子到邻近的城市绕了一圈。短短的时间就回来了,母亲并不喜欢热闹,只是孩子留恋着大城市的灯火辉煌。
  
  我不知道这满街的人群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站在天桥上,放眼看往,除了来往的车流就是穿梭的人群。忽然的我就想念起寂静的山谷来,只想回到我的安乐窝往,热热的往过自己的舒心日子。
  
  我这个愿看随着母亲对城市不悦的神情,很快就实现了,再不往挤那令人头疼的火车,乘了高快直奔家而往,好好的在家休养起来,享受这不上班的快乐时光。母亲在我的苦苦挽留甚至威逼利诱直到有点燃雷霆之火时,终于答应住两天。她终是挂念着地里的庄稼,仿佛那才是她亲生儿女似的。劳作了一辈子的母亲总是不肯停下来一刻,还依旧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什么东西好就往地里种上什么,然后村里人随着乡亲的示范也种了起来。
  
  有母亲在家的日子真好,我可以懒懒的睡到日头高照。孩子自会随着外婆亲昵往,我就一个人躺在床上,醒了也不想起床,嘴里唱着跑调的山歌和自编的小曲。也不管老公取笑我说一句要唱错九个字了,反正我也没打算当专业歌唱演员往,自娱自乐罢了。
  
  母亲一次次在床前亲热的叫我起床,我就一遍遍的耍赖着,觉得自己就是母亲怀里那个长不大的孩子。阳光透过窗纱照进点点的光芒,如我浑身都弥漫着的母爱。
  
  我总是不习惯于别人称呼母亲为老太太,她在我眼里永远是个年轻的妈妈,她才五十三岁,跟老字还不沾边呢。我参加工作时母亲还不满四十岁,她来我们单位探看我,很多人大吃一惊,惊奇于我有那么年轻的母亲,同事们说母亲一点不像农村妇女。走在大街上常被人误会为姐妹俩,我就常戏言说是老妈抱着回来的孩子呢,母女俩没大没小的打闹成一片。我总要报怨她为什么不把我生得更漂亮一点,至少也得有她漂亮不是,我的腿上和背上就会冷不丁的挨上母亲的手指。
  
  年轻时的母亲很美,我总是记得她长长的辫子,一边裁剪着衣服一边教我唱歌,大意得把床单也连同剪下了,被祖母数落了我们还大笑的样子还历历在目。家里来客人时,父亲不胜酒力,母亲总是英气的和人大碗的饮酒。大集体时父亲不在家的日子,母亲拿起算盘就往分粮食,甚至还赶着黄牛下地自己耕种,惹得长辈们在一旁着急,连连说着“妇人使牛遭雷打”(家乡的一句俗语)。
  
  母亲总是以一个坚强女人的形象牢固地树立在我的心中,她读到初中毕业,被外婆强扭回家。然后开始了她的发奋图强,在大喊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母亲就走几十里山路贩卖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后有了我们姐弟妹,她就在家做起了裁缝,赚些零钱以贴家用。
  
  她对我们要求总是比父亲严厉得多,小的时候我更亲昵着祖母。总是害怕她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教育模式,少了很多的慈爱,也几乎不当面夸奖我们。考一百分的时候,母亲总是要怀疑我是否是抄袭了别人,考八十分的时候她总是抱怨我不好好学习。我从来就不知道我应该考多少分才能令母亲满足。以至于我到成年后偶然听到母亲的一句赞美,眼泪总是要不争气的流出来。这样的环境造就了我自尊而又多少有些自卑的性格,总是在白日里张扬着我的自信,自我膨胀的掩盖了我身上的自卑。
  
  我一度的把我所有的爱都转移在父亲的身上,在我离家到外地求学时,接到录取通知母亲就决定送我往,由于她对那个城市比父亲熟悉,可我怎么也不要她送我,最后是父亲送我往上学。我不知道母亲当时的心情,我想我是伤害到她了。直到我成了家,有了孩子,才真正的体会到“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的道理。慢慢的与母亲亲昵起来,体会了她的良苦专心,谅解了她严厉与苛责。
  
  总还是会记着母亲用棍棒下的滋味,也感激着母亲的教诲,才会有今天的日子。尽管母亲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最好的,可在母亲的四个孩子都跳出农门后,母亲也成了远近著名的农民楷模,我想母亲应该算是个最成功的农民了,实现了她最大的夙愿。我还记得她恐吓我不好好读书的下场,说是天天要让我上山往背六次柴呢,我想着吃不了那个苦,终极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
  
  要不是父亲的早早离往,母亲是再幸福不过的了。看着她早生华发,我心疼无比,岁月终究是不会饶人的。母亲如今也是做了祖母和外婆的人了,那些与年老有关的疾病总是不时的来侵袭着母亲的身体。我再怎么以为母亲的年轻,终是无法规避着自然规律的。
  
  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再一次感受着别样的母爱,我无比的幸福!
上一篇:节日里的鬼丫头 下一篇:>玄月,节日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