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
什么是爱情?这个题目探讨了不知多少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现在的人总把“爱”字挂在嘴边,可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吗?那么什么又才是真正的爱情?它是永恒的还是短暂的?是付出多一些还是索取多一些?是欲看多一些,还是精神多一些?是快乐***的宣泄还是道德情感的契合?
人类学家从人性角度上将两性关系分为三种方式:性、爱情、婚姻。性是人的生理性;爱情是人的精神性;婚姻是人的社会性。由此可见人类对爱情的定义是有别于性与婚姻的。爱情是一种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精神契合的两性关系,而在社会关系中正当公道的两性关系应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关系,也就是性、爱情、婚姻三者合而为一。可是性、爱情、婚姻的不同性质使得他们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尤其是有了爱情冲突就更大了。由于爱情是要求专一的,可是人的生理性能“性”的指向却可以是广泛的,而婚姻与爱情也一样,假如婚姻不讲爱情的话,完全按照传统的伦理道德维护它,安于结婚生子就可以了,这样婚姻一定是很稳固的。假如仅仅从利益出发,也很简单,找个比较门当户对的或比较富有的结婚就行了,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考虑也很轻松,但是,你一旦追求爱情,那两者之间就会产生冲突。
周国平有关于两性关系的四段论,对此作了更深层次的解剖:第一层面是生理需要,即性欲;第二层面是审美情感。性吸引由生理层面进进了心理层面,要求性行为要有美感与愉悦感;第三层面是道德情感。这里的道德情感是广义的,并非指道德品质,而是指一种精神上的认同和默契;第四层面则是宗教情感。彼此不但两情相悦,而且心里认定对方就是自己的“另一半苹果”,终生依恋,生死不分,到了这个程度,爱情就带有一分宗教色彩,类似于一种宗教情感了。
两性关系在第一层面只是彼此发泄性欲而已,只要性别不同的人都可以。第二层面的两性关系虽融进了一定的情感,但依然只是一种喜欢而已,每个人看着喜欢的人都会不止一个,所以这个指向依然是广泛的,只能回于一种心动或情欲。性关系只有到了第三层面才可算是爱情,也就是两个人彼此不但两情相悦而且心心相印,人究竟是精神性的动物,道不同就不相为谋,更不必说要在一起生活甚至生活一辈子了。而当两性关系进进第四层面时,爱情到达一种高度的境界后,彼此则会产生一种神圣的感觉,这种爱情便成为一种宗教信仰式的精神回宿,于是不但专一而且稳固永恒,但这样的爱情究竟是“可遇不可求”的。
所以有人说,爱情的最高境界是两心相悦加海枯石烂;做不到海枯石烂,两心曾经相悦也是好的;最糟糕也最荒谬的是两心相憎却偏要海枯石烂。诚不虚也。人究竟是有精神的,有灵魂的高级动物,自然也是离不开爱情的。(就连低级动物择偶时也要到第二层面,更何况人乎?)然而美好的爱情在一个不健康的人文环境和扭曲的思想环境下经常是以夭折告终的,当婚姻绑住的是两个两心相憎的人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然而传统的中国婚姻模式却恰正是这种最糟糕最荒谬的两性关系最好的制造商。这种婚姻制度与婚姻观念甚至到今天仍遗毒未清。
中国一直以来便缺乏一个良好的爱情土壤。打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简直找不到多少可以歌颂的、不病态的爱情故事。李敖说,中国过往的爱情传统,是不同等的、缺少相对主体的、人格***的、胆怯的、娼妓本位的、男色的、没有人权的、缺少罗曼蒂克的、病态的。我认可李敖这个观点。中国人一直以来确实不太懂什么叫***情。就连鲁迅也说过:“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所幸的是现在的人们却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爱情自主人性解放的时代。人们都有追求爱情选择爱人的权利和自由,然而当社会规范松懈道德约束力减低之后,人性的弱点也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紧接而来的题目也更为复杂了。在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两性世界,欲看、爱情以种种不同的面貌迷乱人眼,人们究竟该如何识别两者的区别呢?两者的界限到底该怎么划分呢?
熟悉爱情的定义与性质后,我们就可以以此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爱那个人,那个人是不是爱自己了。当然没有一定的标准、一定的标准来正确清楚地划分出爱情与非爱情的界限。但是爱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它在某几个方面应是共通的,也就是最基本的因素,由这些因素可以判定出两人之间情感里占主导位置的究竟是欲还是情。
真正的爱情,一定会包含一种付出给予甚至自我牺牲的情感,也就是奉献的精神。假如你爱上了某个人,你一定会遏制不住想为她做些什么,想让她快乐,你的付出是自动自发的,决不是勉为其难和造作的,而且你的付出愿力一定会大于索取回报的愿力(若说一点不求回报,那可能有点虚伪)。
两个人假如相爱的话,一定是互相给予,互相疼爱,你付出一分,我回报两分,我付出两分,你回报三分,感情就这样渐渐升温,越来越好。假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吝啬付出不太疼爱的话,这里面就有题目,爱情的成分一定少于其他的成分。
在爱情中,爱与被爱同样重要,两个都不能缺。你爱上了一个人,一定也希看对方也同样爱你,这是人之常情,所以爱情的天平要两端基本持平才能维持下往。假如一旦失衡,爱情的天平就会倾倒。
真正的爱情应是持久的。假如时间很短暂,只是一时的迷恋,欲看的成分较多。两个人可能一见钟情,但没多久就分手,那当然不是爱情。两个人在一起后,假如一发现对方什么毛病或一发生争吵,然后就讨厌了离开了,这也尽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爱到骨子里的那种感觉,没有对方的时候会特别想念,即使争吵也很快会和解,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依恋,彼此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所以说真正的爱博大深邃,它不是冲动,不是迷恋,而是时时包容着、保护着你的爱人,似乎守护神一样,守在心爱的人身边。10年、20年……患难与共,不离不弃。
真正的爱情应是专一的,不是多向的。同时爱几个人是不可能的,同时喜欢几个人倒是可能的。辨别是爱还是喜欢是很重要的,一般人总是搞不清楚,把爱当成喜欢,把喜欢又当成爱。在爱情能不能专一的题目上,实在恰好体现了情与欲的冲突。
周国平说,从人的天性角度来说,男人女人都是“花心”的,看到可爱的异性都会喜欢的。但是花心男女仍然可能有专一的爱情,由于人是有两种倾向的,一方面,他会对不同的异性产生好感,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要求爱情是专一的,假如对方不专一,他就会感觉到了伤害。那么这个时候,在两种倾向并存的情况下,人会作出选择,一般而言,你为了得到专一的爱情,会愿意克制自己那种天生的自然倾向,假如你们彼此很相爱的话,双方对这个爱情都会很珍惜,那这种克制就会是自觉自愿的,不会太委曲。
我认同这个说法。大家看过电影《画皮》吧。王生与妻子佩蓉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可是却出现了一个狐妖小唯,爱上了王生,欲取佩蓉而代之,王生对美艳的狐妖难免心动,可是他还是一次次克制了情欲,将它拒之门外,始终保持对妻子的一份忠贞情感,所以他对妻子是一种真正的爱情,而对小唯只是一时情动而已。狐妖之于整个故事的意义,不但用来显现王生的道德素质,同时也成为他与佩蓉爱情的试金石。
真正的爱情不仅仅是快乐的,更多的是能互帮互扶,一起面对人生的沉重面。人的一生快乐的时光究竟是短暂的,更多要面对的是痛苦与沉重,比如生老病死。而人的一生旅程很漫长,其间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不得而知,所以只能与你同富贵不能与你共患难的恋人是不可靠的。很多人都在爱情中寻欢作乐,把快乐当做追求的目标。实在这种人是不懂真正的爱情的。当然快乐是爱情的条件,两情相悦中的悦指的就是愉悦,但爱情不仅仅是快乐是愉悦,更需要一种精神气力的担当与支撑。假如一个人在对待爱情上若只一味地讲感觉讲快乐讲***,那么这个人是非常靠不住的,也不值得你投进真感情。由于他不会真正爱你,只是在你身上找乐。这种感情只能叫风骚韵事,与真正的爱情无关。
不过现在的人有一种趋势,都逃避爱情,大概是讲爱情太累的缘故,所以都往追求轻松的快乐,欲看的满足了,甚至有很多人把这种欲看当做了爱情。李敖的爱情快乐论就是如此。他说,爱情就是彼此快乐,并高唱现代爱情之歌:“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