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肿脸充胖子 越来越穷
以前看刘墉的书时,有个故事让我感慨很深:
一个人做生意赔了钱,落魄了。可他并不想让朋友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依然维持以前的做派,大宴宾朋。他租豪华车往接送客人,让表妹穿上女佣装来服侍客人,无视孩子们渴看的眼神,请朋友们尽情吃喝。每个人都交口称赞他的慷慨,可是宴会之后却不再联系。
对此,他迷惑不解。直到有一天,他走在街上,看见工人们正在把被台风掀翻的树扶正。工人们拉响电锯,把小树上那些枝桠全都锯掉。
那人见了这个场景,深受启发。他回家以后踏下心来,把那些浮华的东西全往掉,本天职分地做起了小生意。他以低姿态往造访以前商界的老友,加上之前口碑不错,朋友们也都愿意帮忙他,于是没多久,又在商场上站立起来。
尽管现在有了些钱,可是他永远记得那个锯树工人的话:“倒了的树,假如维持原有的枝叶,怎么可能扶得动?”
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一个人要想从没钱变成有钱,首先就要承认自己没钱。假如在心里都不能重视这一点,那他所做的一切,实在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目标。
一个人在没钱的时候,可以有很多事往做:
首先可以往读书。“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风水是不是迷信暂且不论,读书可以在一定层次上改变人的视野,从而改变人生,这却不是一句空话。
其次,可以想方想法往挣钱。坑蒙拐骗自不足取,但是的确在困境中的人会比顺境中的人有更大的生存压力和动力,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再次,没钱的时候正是一个人反思成长的时候。实在要想满足必要的生存条件,并不要花费太大的努力。环境许可的话,维持逐日温饱,还是相对简单的。这种时刻,更可以让自己沉静下来,在缓慢的生活里往体悟掩躲在往日焦躁中的内心。关乎人生价值、成长或是生命的意义等话题,是人类永恒之谜。一箪食,一瓢饮,正是心灵成长的时机。
甚至,人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休息,让长久以来忙碌到麻痹的心灵得到一个充分的休养生息。
不过,这所有种种,条件条件都是:要承认自己是个“穷人”。
有人说,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穷人,是由于“标签效应”。一旦贴了这种标签,再想翻身就不轻易了。人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回进“穷人”那个范畴,别人也会用看“穷人”的眼光来看你,最后,所有的机会都将离自己而往。
也有人说,承认自己穷,实在就是承认自己能力低下。社会这么复杂,评价人的能力和成就很大程度上是看拥有金钱的多少。要是自认“穷人”,那不就说明自己比别人差?这样不要说在亲戚朋友们眼前没有面子,就算是面对陌生人,也会有些抬不起头。
还有人说,之所以“越穷越穷”,是由于“穷”有一种惯性。当一个人习惯这种“贫穷思维”后,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弱点摆出来,就为了博得别人的同情,为自己的穷找个借口时,他将永远都是穷人。
这些话都没错,但条件条件是,承认自己穷的人,才可以看到这些解释。假如一个人始终羞于承认自己的“穷”,那他将永远沉醉在自己的童话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穷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衡量一个人是否穷人的标准,也因人而异。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百万富翁,他仍然会有自己的理想,仍然有自己的不足。在那个领域里,他就是穷人。
承认自己的“穷”,才有动力往争取;承认自己的“穷”,才有可能培养出积极心态;承认自己的“穷”,才能有朝一日变“富”。
一个企图打肿脸充胖子的人,看起来会是个胖子;一个连头都打肿,希看别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来都觉得他富态无比的人,别人只会当他是傻子。
那么,一个不承认自己“穷”的“穷人”,他又怎么能让自己“富”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