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由短文学出品,请您保留底部链接信息,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人生哲理 > 励志文章 > 文章内容

生命,是一个减数

作者: 迷失站长 来源: 网络转帖 时间: 2011-11-23 阅读: 在线投稿

  每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运算,一开始不一定很清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延长,有的人明白了:我们的生命,在一天天地消磨。可另外有一些人呢?他们仍然不懂得这一点,他们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就在前一个月,一位邻居的孩子从外地回到了家里。说是再也不想出往了,就打算在家做点事儿。这男生年初已满二十四岁。因一直没谈过女友,家人想:正好趁这个时候,让他在家处个女友结婚。
  
  哪知男孩子根本不听父母亲人的,他说男人要先事业后家庭。所以他必须先创业。有了经济基础后,再谈朋友们。
  
  在父母眼里,结婚虽说重要的事情,但是假如孩子的的事业能够做得风生水起,也是件好事儿。于是,父母转而支持他干事业。要他的自己确定方向,然后,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尽全力支持的。的确,固然,他也是从十八岁开始外出打工到现在,究竟“工”字不出头同,真正要拿出够自己创业的资本,他还很困难。
  
  于是,在他确定方向后,联系好设备厂家,预备往进设备时,便向父母开口要钱。
  
  天底下有哪一对父母不希看自己的孩子上进?又有哪一个父母不希看自己的孩子往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老板呢?他们拿出了自己用血汗积攒下来的有限资金,然后,找信用社贷了一点款,便帮着孩子购进了他创业所需要的全套设备。
  
  也许,创业本身就要经历很多艰难的。也许是没经验。孩子偕同伙伴把进来的设备装备完成后,预备开始生产了。可关键时刻,题目出现了。他们竟然发现这套设备不能生产出他们想要的产品。明明好好的设备,怎么就不能生产生产品呢?在进之前,不是已经看到过别人生产了,并且还赚了大钱么?而且,样品明明可以用的,试用时也没有题目。要说是两位年轻人的疏忽,可一同往进设备的明明还有自家几个操纵了几十年机器的大人。他们该不会错吧。可是,不管怎么样努力,机器就是发不动。
  
  经过反复咨询,并与产品销售厂家仔细研究,他们才发现这套设备所需要的生产原料根本与自己家乡的那种不配套。而合同上白纸黑字:买家退回设备,必须有一半的赔偿。也就是说他们退回设备后,只能换回原来一半的资金。假如不退回掉产品,就必须进设备生产厂家当地的原料进行加工生产,而假如真那样的话,原材料加上运费,本钱就要大得多,不仅没有赚头,反而有可能要赔本。这岂不是一半的本钱都拿不回来么?没办法,几经努力之后,终于只得屈服。他们把设备原封不动地退给了厂家,而自家只得自认倒霉了。
  
  这样往返一折腾,不仅没有赚到第一桶金,反而折了老本,创业的信心也没了。再想创业的欲看都没了。
  
  没办法,小伙子自以为不是做老板的命,于是,又发出了找工作信。
  
  由于在外面干了这么多年,也算得上是一个熟练的老工了。再加上现在正值用工荒,南边很快回信说:工作已找到了,工资比上回辞掉的工作要高好几百。这么一算来,他又动心了。
  
  “创业维艰,无论是谁,只要想创业者,都会经历这一遭。可我们不能由于创业维艰就放弃创业。”
  
  长辈劝说他继续在家发展时,说出了上面一段话。可男生说自己不是那种百折不回,越挫越勇的人。再说回家一趟,把父母的老本也赔上了,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还是往赚现成的钱吧。究竟,老板也不是人人都当得上的;也不是那么轻易当得上了。
  
  “既然知道,那怎么就不能再试试别的门路呢?”
  
  长辈仍不死心。再说孩子的父母也希看他留在他们身边的。古时就说:父母在,不远游。父母都年近五十,自家的一家米粉厂也需要人帮忙,而且效益也不错。两个儿子都出往了,两个空巢中年人有个三病两痛的也没个照应。
  
  可孩子却说:他并不神奇。不可能受一次挫后,功力增加一倍或多少倍。只能让他越挫越害怕。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一个减数,在家多耽误一天,他的人生就少一天;年轻的生命少一天,就意味着他要少积累一天的财富。所以他输不起。
  
  也许这也是一种运算方式吧。他终于不顾旁人的劝说和父母的挽留,走出了家门。他要用自己廉价的劳动,赚来可以用来创业的本钱。
  
  二十四岁,并不是一个怕老的年龄,但按照他的的运算,他的生命的确在一天天地减少,他所积累财富的时间也在一天天的减少。
  
  由此推之,每一个人的生命,不管是青年,还是中年,还是老年,都是一个减数。也许这是一种消极的说法,但对于捉住生命的每一天的人来说,何尝又不是积极的呢?
  
  希看我们能认真过好每一天。不过我还要劝告年轻的朋友们,不要害怕挫折,虽不能说越挫越勇是一件好事,是有韧性的表现。但我也不愿意朋友由于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轻言放弃。我们要吸取创业中失败的教训,理顺好思路,做到未雨绸缪,尽量走对路子,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上一篇:努力的“玻璃球” 下一篇:尘埃里的花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