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由短文学出品,请您保留底部链接信息,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散文精选 > 精美散文 > 文章内容

熬粥的岁月

作者: 月儿在林梢 来源: 网络转帖 时间: 2011-11-27 阅读: 在线投稿
  小时候,在漫长的冬日里,在昼短夜长的冬日里,人们吃过晚饭,就爱串门以熬过多余无趣的时光。

  我最喜欢随着妈妈往邻居家串门了,尤其是那一个大家庭的邻居,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好不热闹。每次往的时候,总会看到他家那个最贪玩的孩子在拉风箱,而且边拉边哭,一边还在灶间不停地拨拉着什么,后来知道,原来他贪玩回家晚了,没遇上吃饭不说,还挨了一顿好揍,这还不算还要受罚给他家刚会吃食的小猪做猪食,并在灶底为自己烤几块红薯作为晚饭。实在他家的锅很大,现在只有杀猪的锅才有那么大,但那时人多活苦,且是没有油水的稀玉米粥,谁不喝上几碗。不是有一句俗语吗,“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我看在他家得以证实。为了多挣点钱他家就养了几头母猪,所以天天要做一大锅猪食,和人吃的一样,只是玉米面是粗糙的、不干净的,并多了一些白菜帮。至今,那个调皮的大男孩子边哭边拉风箱的剪影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由于那是一个别样的童年的剪影。

  听说他家的孩子还不止这些,据说他们的母亲生了12个或是13个,他们的母亲身己也记不清了,或许是不愿记清了,反正只活了七个。我以前说过我喜欢倾听,而且偶然风吹来的也照收不误,那天风里传来他们母亲的一个故事:那一年红薯大丰收,收红薯时,先装满一车,让他们的母亲赶着驴车回家往,他们的父亲继续在地里挖红薯,可是一等他母亲也不来二等也不来,他们的父亲开始骂娘,约摸有俩钟头才见他们的母亲轰赶着驴车匆匆而来,他们的父亲扬声恶骂,“臭娘们儿!死哪里往了?难不成在家养孩子,找揍不是?”他们的母亲跳下车来,哈哈一笑,“死东西你猜对了,我给你生了个称心的闺女!”粗心的男人竟不知道老婆的预产期。他们的父亲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拦腰抱起他们的母亲,放在车上(那个粗犷的汉子当时的神态和动作像极了铁梨花中的赵元庚)红薯也不要了,据说他们的父亲一个月也不让他们的母亲下炕,就为了那个可爱的唯一的小女儿,男人的温情真让人感动。这是他们的母亲最幸福最滋润的一个月呀,据说生其他孩子时,超不过三天就得往地里摘菜,超不过十天就往推那大碾子。这些风刮来的故事是真是假我没往考证,但真假又有什么用呢?在我的印象里,他们的母亲成天拿着一个大棍子追了这个打那个,有什么办法一群不让省心的秃小子,而且到了晚上总有一个最后回来的调皮的孩子被罚拉风箱做猪食。

  冬天到来的时候,除了那个最引人爱的小妹妹外,哥几个都还没穿上棉衣,早上在初升的阳光里瑟瑟发抖,直到大雪纷飞的那个晚上,他们的母亲还在为最后一件棉衣忙碌,总算冻不死人了。晚上睡觉时盘点一下人头就行了,这使我想起《风景》里睡在床底下的老七,不过这几个还不至于这么惨,由于农村的大土炕可以盛得下很多人,只是被子少些,六个儿子两条被子,而且他们的父母比老七的父母要仁慈得多。不错了!

  有时往串门,正遇上他们家吃饭,锅底还有火,玉米稀粥在锅里扑哧扑哧冒着泡泡,一家人得站队盛饭,且从不放桌子,一家人吸溜吸溜吃得很快,吃得快的等不到最后一个盛上第一碗饭,我就见过一次那个吃得最快的,不用筷子,嘴不离碗,碗不离嘴,嘴绕碗一周,粥就喝得干干净净。所以一家人十分钟解决题目。可那个最顽皮的孩子还没回来,永远不长记性。

  熬粥的岁月,熬的是粥,熬的是日子,熬的也是粥里的酸甜苦辣的故事,说上一辈子也说不完,故事说得虎头蛇尾,可我说累了说烦了,不想聒噪了,风里传来的故事太多了,留给记忆吧!留给沧桑的岁月吧! 喜欢

当代散文随笔书籍
上一篇:妇人的午后 下一篇:一盏茶的间隔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