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由短文学出品,请您保留底部链接信息,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散文精选 > 精美散文 > 文章内容

行走在历史的胡同中

作者: 素莲 来源: 网络转帖 时间: 2011-11-27 阅读: 在线投稿
  行走在历史的胡同中

  ——北京后海行

  阳春三月踏残阳,何处残阳不断肠。在“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的三月,我将脚步徜徉在后海公园的边上。桃花含苞,弱柳低垂,在喧嚣的都市之中,那一处碧瓦红墙的四合院,斑驳的朱门,紧闭的门扉,依然透露出一种庄重与神秘。渌水亭畔,明珠府前,那雕梁画栋,朱栏翠瓦,仿佛还在流转着那当年的皇家气韵与宋家秀色。

  拂开历史的云烟,在十丈红尘中徜徉。我走过的这条斜街,名曰烟袋斜街。据说,明清时期居住在这里的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后来就有机灵的伙计开起了烟袋展,生意相当红火,再后来,整条街巷,都是一家接一家的烟袋展。满街的烟袋啪嗒啪嗒地抽着,烟云缭绕中,小贩的叫卖此起彼伏,那景象蔚为壮观。

  “南有琉璃厂,北有烟袋斜街”。琳琅满目的烟袋,烟丝,字画,玉器和古玩,在街巷两边一字排开,络绎不尽的游人穿梭其间。偶然也有好奇的游客拿起水烟袋,装模作样地抽几口。在幽长的街巷,在古旧的庭院,在市喧的嘈杂中……

  在烟袋斜街中段还有一座广福观,相传为明天顺三年(1459年)彭姓太监所见建,馆舍精致,气势恢宏。明李东阳在《西涯杂泳·泳广福观》中说:“飞楼凌倒景,下照清透澈,时有步虚声,隋风渡湖水。”

  沿着后海依依地前行,我们来到了宋庆龄的故居,那是绿树环绕的一座中西合璧园林。彼时,东风拂面,杨柳轻漾,我的神思不仅模糊起来。那是两位誉满古今的伟人。一位是我最喜爱的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另一位就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宋庆岭女士。

  据史料记载,宋庆龄的故居也是当年纳兰容若的出生地。当年,那个让人扼腕长叹,伤感不已的千古奇才——纳兰容若,曾让后海一带布满着传奇的灵性。那是一个白衣胜雪,翩翩的浊世佳公子;也是一个俊逸潇洒,风骚倜傥的少年。他自小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图画诗词,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为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名动塞外。只是,情深不寿。他到世间只作了“惊鸿一瞥”,便在三十一岁那年的夏天嘎然而逝。

  在看海楼的一隅,我们久久地伫立。在纳兰当年亲手植下的“明开夜合”树前,一边轻吟《妆台秋思》,一边远想当年的胜景。在婆娑的枝叶之间,仿佛还能看见当年的纳兰,正在此间盘桓低吟着“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容。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只是,风物依旧,不见往年人,空使泪沾襟。

  多年以后,纳兰的妻子不幸病逝。情到深处的纳兰仍不愿,也不信自己深爱的妻子撒手人寰。他于无尽的思念中,写下了一首首悼亡词,如泣如诉,哀感凄尽。

  辛劳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轻易尽,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蝶恋花》作于一个春日的夜晚。午夜梦回的纳兰,独自凭栏,对着中庭的明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悲戗哀尽的词作。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谁人知。”如今,斯人已逝,只剩下那些哀伤绮丽的诗词,“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像他凄婉的爱情一样,在被不断地传诵着。

  当年纳兰出生的地方,如今成为宋庆龄的故居,这位如兰花般的女子让我无穷敬佩与尊敬,华中科技大陈曲、陈海春同学在《宋庆龄:雍容高雅的“白玉兰”》一文中描述宋庆玲女士:

  她,端庄娴雅,一朵高贵清丽的白玉兰。

  她,秀外慧中,一朵高低有致的白玉兰。

  她,执着坚韧,一朵傲立枝头的白玉兰。

  她的好朋友、国际友人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更是盛赞她:“21世纪,中国将在世界上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是宋庆龄毕生为之努力的。无论过往、现在和未来,宋庆龄始终是一位有着伟大人格魅力和献身精神的现代中国人,她的思想和精神是个尚待发掘的宝躲,对21世纪的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穿垂杨,过厅堂,绕回廊,梁祝馆的丝竹声声。我忽然觉得自己正行走在历史的胡同中。那堂前的紫燕双双,飞过当年的池畔,那落花还依旧,如梦般凄迷。只是,春往春回,花开花谢,故人已逝,这堂前花树,年年更为谁开? 喜欢

  所属专题:我和春天有个约定

当代散文随笔书籍
上一篇:在季节的转角处,谁能挽留得住春色依旧 下一篇:妈妈,你是我心底的最爱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