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印象
2010年9月11日
近来,公司以经营环境受大天气影响为由,令我们这些打工仔被双休了。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减薪,公司则美其名为共渡时艰。哈,“艰”可共,“甘”却从来独享,这就是所谓同船共济了。
一直以来,习惯于少有假期的劳碌,忽然间多了些清闲,反而觉得无所事事。也许经历岁月的沧桑多了,以前可以享受的寂寞现在却感到有点难耐,所以,总想找些消遣打发这些时光。今天又是一个百无聊赖的周六,怎样打发这日子呢?一早起来就盘算着。往白云山走走吧,几个月没有上山了。
近几年,或许心境真的变了,总喜欢找些地方转转,对于白云山,每年总得跑上几次。记得很多年以前在白云山脚下住了十多年却鲜有上山的冲动,也不知道是生活的奔波,抑或心境真的有别于现在,罕有兴致。
今天一早起来,天气就有点阴沉,上山与否犹豫了不少的时间,一直到了将近中午才决定起行。在白云索道四周吃过午饭已是晌午了。进进白云山刚转进蒲谷不久,雨就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游人纷纷走到凉亭、餐馆、小卖店等地方躲避,瞬间山道上清静了很多。本来就因天气阴沉,游人已比往日少了一些,雨忽然的下起来,更令昔日喧嚣的云山变得少有地宁静。
细雨纷纷,纵目远看,尽是雨雾迷离,山色空蒙;树木在雨水的洗涮下变得更加苍翠,在细雨中,带着一种柔柔,飘摇着,沙沙而响;青青的山野被这如丝如缕的雨,点缀得更加妖娆、更加迷人。路上稀稀落落的行人,撑着伞踌躇而行,静静的少有言语,给这因下雨而显得空旷的山野增添了一份清幽,似乎也给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偶然,三五个少年冒着雨依然故我,带着少年那种独占的轻狂雀跃着,任凭风吹雨打,又给这蒙蒙的云山跳跃着盎然的生机。
小雨点和着微风不断地飘落在我的脸庞,湿湿的,腻腻的,带着清凉,渗透心扉,呼吸着湿润而爽洁的空气,内心是一种舒适。撑着伞站在树下默默地看着淅沥的雨点飞扬,这情景引人遐思片片,模糊中,那岁月的记忆随着雨飘过,由远渐近,又由近渐远……
雨,不停地飘洒着,静静的思绪也随着这和风细雨飘荡。以前登白云山也曾遇过雨天,但像今天这样绵绵不断地下了几个钟头的似乎还是第一次,在那条通往百步梯路上的“红歌会”也是破天荒地头一次空无一人。
白云山,每一次都会给人一种不同的印象,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记忆……
2010年10月1日
屈指算算,夜登白云山这回是第三次了。
第一次依稀记得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具体年份忘记了)的一个重阳节,广州人都有重阳登高祈求转运的情结,那时傻乎乎的王老五骗子一条,就和海校的一个同学夜登白云山感受一下那种氛围,又或祈求能带来一些桃花运,早日结束王老五骗子的生涯。在白云山晚上重阳登高,只能用疯狂来形容,登山的人流摩肩相继,只见黑压压的人头在昏黄的路灯下晃动,根本无法观赏白云山的夜色,唯一能做的只是机械地随着人流转动,连方向也难以辨别。更无法感受王维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境了。自此之后,就再难为重阳登高而“感冒”。
第二次夜登白云山是在2008年的中秋节。那次携家眷同行,主要的冲着灯展而往。记忆中,那年中秋之夜月色朦胧,颇有几份诗境,不过,登隐士流虽说未至于水泄不通,但同样络绎不尽,到处人声鼎沸。山上灯饰璀璨,应节气氛倒也浓厚,但或由于本人性格使然,总觉得热闹气氛有余,而留给人想象的意境无存,所以未曾久留,随着人流转了一圈就下山了。
两年过后又萌发夜登白云山的冲动,不过这次是想专门上山欣赏广州的夜色。心生此愿实在已有很长一段时日,今年以来一直想找个天清气朗的晚上登高俯瞰广州的夜景,但广州总很难找个清朗的夜晚,偶然出现这种夜色也因无暇而错过。清朗的夜色可遇不可求,朦朦胧胧说不定更富诗意吧——近来假期较多,那冲动似被激发,内心不由地为自己找个理由。
中秋节连休三天,于是乎预备了行当计划中秋节后的八月十六晚登山。谁知“凡亚比”(台风)带来了持续的几天的雨水,跨越了整个中秋假期,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雨云厚密,夜雨纷飞,无法欣赏嫦娥妹妹的风姿;八月十六,白天曾一度出现阳光,本以为可以起行,但到了傍晚雨又再漂洒起来,登山的计划也泡汤了。接着下来是国庆七天长假,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庆当晚天气尚好,虽说灰霾未尽,但在近段日子算是比较好的天气了。
傍晚时分,背着相机、脚架从廉泉路沿百步梯上山。或许本日正值国庆,固然已是日薄西山的时分,山上游人依旧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沿途张灯结彩,红彤彤的灯笼和中国结悬挂在树枝上、灯柱上,在郁郁葱葱的白云山上,显得格外鲜艳夺目,浓浓的节日气氛弥漫在整个山野。沿着蜿蜒的油柏山道踌躇而行,“蹦极跳”、“滑道”、“可憩草坪”…。。各游乐点、景点仍然人声鼎沸,游人们都似乎沉醉在欢乐的气氛之中而忘返。
登上天南第一峰已是黄昏六点过外,南国渐进秋凉之季,夜幕很快低垂。天南第一峰一侧的“一峰餐厅”已是食客如云,开阔的视野可以俯瞰***广州城区,对开的观景台上,游人正兴高采烈地远看着华灯初上的广州夜色。这里是一处尽佳的夜观广州景色的好地方,于是找了一张桌坐下喝杯茶,顺便解决今晚的晚餐。中秋过后,南国的秋意渐渐降临,习习的山风轻轻拂过,那种秋凉的感觉特别的清爽和舒服。夜色中,华灯下,秋意里,前方是灯火璀璨广州城,后面是摩星岭绰绰的山影,品杯茶,吸口烟,能说不是人生乐事么?
据闻,一峰餐厅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平常的历史。多年前,原白云山风景名胜治理局一林姓局长就因此餐厅而被判刑3年。原因无非就是当官的受贿,私授餐厅老板随意霸占景区胜地进行经营,破坏景观。现在的一峰餐厅已经过整治,清乾隆伊秉绶书“南海叶花溪墓表”、清光绪邓万林书“红尘不到”石刻等粤中著名石刻原貌才得己重见天日。这年头,为官不清,为富不仁,本该“红尘不到”之地竟也俗世所染,本轻松舒服的心境模糊间擦过一丝沉重和迷惘。
饭后,夜色渐深,远处灯光璀璨,是拍摄夜景的好时候了。可惜餐厅座无虚席,山边护栏四周坐满了食客,观景廊亦挤满了观光的游人。忽然想起双溪四周的虎头岩也是个观景的好地方,于是,收拾好行当又继续向山里进发。经过“白云晚看”,到达“云潺”之处,向右转就是前往“双溪”的方向。经“九龙泉”绕环山公路缓缓而行,这条路,纵使大白天人流也相对较少,到了晚上这里显得特别清幽,偶然才会有三、五游人穿梭往来。经过双溪时,院内倒依旧是游人如鲫,大榕树下坐满品茗、食饭的游人。夜色下灯光闪烁,游人悠然自得,院里虽说游人众多,却也没有喧嚣,人们都似乎专心在品味着云山这宁静的夜色。
路途不远,不消片刻就到虎头岩了。虎头岩是一块***露的大岩石,估计有几十平方米大小,在白云山这种没有土壤覆盖的岩石并未几见,平日这里也是游人远看广州景观的必选之地,今晚竟空寂无人,远处万家灯火熠熠生辉,正是拍摄夜景的好时机。夜色朦胧,秋风飒爽,纵目远眺,一团团、一簇簇悠悠闪烁的灯火,仿佛是仙女为大地织成了一件五彩斑斓的衣裳,轻轻披在广州这个南国都市的身上;逶迤的高架路上,飞奔的汽车划出一条长长的光练,仿如一条金黄色的飞龙舞动在夜色之中,新落成的高耸进云的广州塔(610米)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与珠江新城广州新中轴线上的一幢变幻着七彩颜色的高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互相照映,原来的广州第一高楼——中信大厦此时似乎黯然失色了。
一会儿,几个年轻的游人被吸引了过来,一对情侣走进旁边的亭子也加进这个观赏夜色的行列。游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着远处的灯火,盘点那一幢幢的高楼,不时也拿出相机、手机进行拍照。游人的加进令原本静谧的虎头岩顿时增添了一些热闹的气氛,偶然传来亭子里那对情侣的喃喃细语,又为这如水的夜色带来一些***雪月的遐想。置身在这优美、舒适的夜色之中,远看着灯火闪烁的大都市,让人想起辛弃疾(宋)那首词——《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幽香往。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沉醉于灯火阑珊,夜色如水的美景之中,时间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流走,原来加进行列的几个游人也不知何时离往了,只剩下亭子里依旧卿卿我我的情侣享受着迷人的云山夜色。回头看看摩星岭灵秀而蕴藉的山影,淡淡的、幽幽的,显得静谧而幽远,让人心静如水。
夜色渐浓,天南第一峰那里该清静些了吧?那里的拍摄角度想必会是另一番景象,于是收拾行当折返再看看沿途有没有好的景致。回到九龙泉处,忽然想起在碑林上观看广州的灯火视野可能更为开阔,于是便转进碑林。可惜到了门前才知道碑林晚上是不开放的,只好返回。很快就回到了原先就餐的餐厅,食客果然已散往很多,原本熙熙攘攘的餐厅已剩下稀稀落落的几丁茶客,只是观景台上游人依旧众多,似乎兴致正浓。空置的餐台正好可以作拍照的平台,借用了餐厅一张餐台,架好脚架拍摄了几张,就继续回程了。
回程路上,上山、下山的游人依然川流不息。人们的兴致依旧没有由于夜色的深沉而有丝毫的减退。或许大自然就是人性最好的回宿吧。
2010年10月6日
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忽然间打电话来约往白云山聚聚,于是乎又再踏上登白云山的路程。这位朋友的夫人与内子是同学,也正由于这层关系与他成了朋友。盘算了一下,这位朋友未谋面似乎有七、八年了,固然彼此都是生活在这个城市,但各自工作的行业性质相差太大,节假日是这个朋友最忙碌的日子,所以,平时也就难有机会相见,这次有机会一聚自然喜出看外了。虽说年来登白云山比较频密,国庆那晚还曾专程上山拍照,不过,现在登白云山已不再仅为观光了,更多的是为了休闲或者说是为了开释心中一些情怀,这回朋友相聚就更是别有一番情趣了。
十点来钟,在白云山南门与朋友一家汇合。七、八年未曾谋面,此刻相见彼此都似有一丝唏嘘,岁月在我们的脸庞上都划多了几抹沧桑了。
两家子从南门进进白云山,沿着云山南路边行边聊。内子是同学相聚自似有说不完的话题——家常、同学、饮食、工作、儿女的读书……儿子和朋友的女儿也是同龄人,自然也是话题多多——学校、上网、QQ、游戏及至玩具都可以聊老半天时间;两个大男人之间倒似乎多了点深沉,或许男人的内心世界装载着更多的沧桑,又或不善于表露情绪,话题所及大多都是对社会、对工作、对岁月的感慨,从布满***的时代相识到现在彼此都的满头华发,岁月匆匆,难免产生对岁月的感叹吧。
本日天气晴朗,固然已到了国庆长假的尾声,然而白云山依旧沉醉在节日的气氛之中,游人熙来攘往,川流不息。走过一段大道很快就到蒲谷了,这里是游人喜欢的地方之一。潺潺的小溪涧,郁郁葱葱的绿树,蜿蜒的小径是这里吸引游人的所在。在这里踏着绿树成荫的小径悠然漫步,闻溪水淙淙,听鸟叫蝉嘤,观孩童戏水,赏绿树清风,抒心中情怀。,是一种清心的写意。
一行踏着秋意,边走边叙,不经意间就到达了天南第一峰。时间过得很快,此时已是晌午时分,该是午饭时间了。“我们就绕着摩星岭转一圈吧。”朋友提议道。“好呀,顺便到山湾餐厅食饭吧。”儿子总忘不了他山湾美食,抢着和应。于是,一行就转向山湾餐厅方向沿云山中路而行。
山湾餐厅就位于虎头岩四周,不消片刻就到了。在白云山,这一带游人相对较少,所以在这里就餐的游人不至于像“茗园”或天南第一峰四周那些餐厅那么拥挤。这里地方阔落,视野开阔,风景如画,出品以粤菜为主,味道相当隧道,服务也不错,所以近年来登白云山多在此处就餐。天气晴好的日子,爬山累了,在这里歇歇脚,看翠绿的青山,眺远处高楼林立的天河风光,沐山野清风阵阵,品杯茶,吃顿饭,那是一种难以言传的舒服。
一顿美食之后,稍息片刻又再继续行程。从山湾餐厅向前再走不远就是白云山躲龙卧虎之地——山庄旅舍了。山庄旅舍位于白云山摩星岭东南山谷,三面环山,风景优美,其前身就是白云山十大古寺之一。据先容“月溪寺”是苏东坡的嫡孙——南宋太尉右丞相苏绍箕修建的苏氏宗祠;明初,改建为岭南著名的“月溪书院”,成为名人墨客汇聚之地。1962年修建为山庄旅舍,为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莫伯治神笔之作。莫伯治以“躲而不露、缩龙成寸”的手法将山庄旅舍的庭院景物融进大自然,充分演绎了“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传统园林文化,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岭南庭院风格,1993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1965年董必武亲题“山庄旅舍”四个字以及“绿树多生意,白云无尽时”的对联一副,现镶于正门;同年郭沫若及其夫人于立群分别题写的“听泉之处”、及“葱茏”二字,刻于溪侧水池巨石上。
游山庄旅舍于我已是第三次,虽说这里的建筑并无变化,但不同的季节到这里会看到不同的景观——秋冬时节,几棵高大挺拔的枫树展现着红叶片片的风采,相信这在广州是难得一见的景观;春天的时候,里面遍布的茶花、杜鹃花争相怒放,一片姹紫嫣红景象;现在虽说是南国的初秋,但依旧是绿油油的一片,小湖里的那对不知是鸳鸯还是水鸭仍然在小湖里悠然自得,相亲相爱,让人羡慕。前面说这里是躲龙卧虎之地尽无半点虚言,在广州曾住过如此众多的王侯将相之地,相信无出其右——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杨尚昆、***、***、朱镕基、张德江、林树森、董建华、曾荫权等等国内的***,乃至一些外国政要都曾在此下榻,可见这里尽对是一块风水宝地。对于我们这些草根固然无法粘到一些荣光,但能了解一些名人的历史,享受一下这里的清幽,观赏一下这里那种曲径通幽、廊腰漫回的岭南园林,那些错落有致,典雅淡朴,小巧玲珑的别墅,还有那些古色古香,颇有历史韵味的酸枝家私;那名人的字画、照片点缀其中,感受这里散发着的那种历史和文化的气味,相信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收获。
一番山庄旅舍流连之后,继续前进,到了云山中路的尽头,转进云山北路折返。假如继续向北前行的话,就是“荡胸亭”、“白云松涛”、“桃花润”等景点的方向。这里到“锦秀南天”这段路年初曾发生很大的山体滑坡(应该是龙虎岗四周),估计塌陷的地方长达一、二百米。这段路因此封闭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现在基本已经修复,但仍有一些扫尾工程在处理之中。这里经过塌方,景观略有变化,经过修复倒也觉得有一种新的感觉。巍巍雄山,难敌风吹雨打,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令人感慨成千。人比之巍峨高山,渺小之至,面对世事的变幻是否更应该坦然处之?
这条路比云山中路蜿蜒曲折,整体上,到锦秀南天之间是上坡之势,从锦秀南天到九龙泉这段则是呈下坡进之态。一路攀登,过摩星岭进口,继续前进就到“锦秀南天”了。这里是一处挺大的广场,西北一侧是一条观景亭廊,站在这里视野开阔,可远眺当年的旧白云机场一带,近处绿野苍苍,远处高楼林立,所以这里也是游人喜欢聚集观光的好地方;东面一侧是一个严禁游人进内的军事设施,固然坦露于朗朗的天空之下,却同样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经“锦秀南天”拐一湾道便是白云山著名的景区——“广州碑林”了。一行在碑林前稍息一会就进进碑林,碑林依山而建,位于九龙泉上方至摩星岭脚地段,占地一万六千多平方米。其前身是白云寺,白云寺建于宋朝,是广州历史悠久的古寺之一,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寇所毁,是日本对我国犯下滔天大罪的铁证之一,这段历史希看我们的后人都能铭记。1992年,由广州市政府投资,在此新建了广州碑林,广州碑林于1994年对外开放。“广州碑林”是白云山上一个全新的景点。这里绿树葱茏,几条蜿蜒的小山径顺势而下,其中摆置了碑刻近三百块,收集了部分历代名士、现代诗人、书法家歌颂岭熏风光、歌颂羊城、歌颂白云山的诗词、书法佳作,以室内置碑、室外立碑、摩崖碑刻等形式融汇于园林与自然胜景之中,显示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内分三个景区,摩岩石刻区、南雅堂、仙黑轩三大景区。有一游人题诗一首《游广州白云山碑林》:“风热云冷飞翠岫,涓涓溪涧落林边,幽庭探菊黄如酒,老院听松响若泉;石面寻诗得艺韵,壁间认字结文缘,栏杆倚遍香犹在,无意催回贝叶牵。”颇有一番意境。遗憾的是自己才疏学浅,面对着这些雅致的雕刻作品,却难辨其中龙飞凤舞之书法而失不少的雅趣,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日渐西斜,时间不知不觉中已到下午五点多了,于是,出碑林,过九龙泉而下。山顶公园游人依然如故,“山项广场”、“白云晚看”、“叫春谷”、“天南第一峰”到处依旧是兴高采烈的身影,整个白云山似乎都弥漫着欢乐的气氛。
顺着原路下山,穿越可憩草坪,经能仁寺,抵南门出口经已傍晚六点多钟。日落西山,华灯初上,秋意初临的车水马龙的南国广州静静地披上夜幕开始展现她更加妩媚的魅力。
2010年11月12日
今天出门的时候,心情有点沉重。股市一百六十多点的狂泻让人措手不及,可谓损失惨重。市场选择这种方式来迎接广州亚运的开幕,上天似乎开了个有点残酷的玩笑。
不过,这种沉重的心情很快就被白云山上那种热烈的气氛化于无形。前几天就已计划好上白云山拍摄亚运会开幕式的烟花表演,下午三点带着儿子和他的老二出发,在廉泉路会合了小弟就从百步梯上山直奔天南第一峰。四点左右抵达“白云晚看”观景台,“白云晚看”观景台应该是在白云山俯瞰广州景观最佳的地方,也正对着广州塔方向,是拍摄亚运开幕式烟花表演尽佳的位置,没想到距开幕式还有近四个小时,这里竟被“***”们占据所有可拍摄的地方了,四周尽是翘首以待的游人,熙来攘往,好不热闹。转了两圈,试图找个可以见缝插针的地方,但都是无功而返。虽说有点遗憾,却也被“***”们这种执著所感染,原本那种沉重的心情一扫而光。
在四周悠转了一会,人越来越多,仍企图在这里找个能架相机拍摄焰火的位置真有点儿痴心妄想了,于是乎只好退而求次,转往云山中路的虎头岩。一向清静的虎头岩这次竟然也有“***”严阵以待,可见亚运***四射的魅力。看看天气尚早,匆匆赶往四周的“山湾餐厅”吃晚饭,这里不是游人聚脚的地方,所以就餐的人未几,与天南第一峰四周餐厅座无虚席的情形截然不同。这里背靠摩星岭,夜色之下,山影绰绰,凉风习习,显得特别清幽。吃过晚饭,还未到七点,但南国的秋日,这个钟点夜幕也早已低垂了,假如有时间在这里静静地享受一下这如水的夜色,尽对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过,担心虎头岩也被“***”霸往,只好匆忙离往。回到虎头岩,游人果然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这个狭小的地方,期待着焰火的绽放。或许这里的拍摄角度远不及“白云晚看”的缘故,期待焰火的游人虽多,但“***”倒是寥寥无几。不过,能摆放脚架拍照的位置也早已挤满的游人了,无奈之下只好请求别人让个位置,还好一位兄弟乐意让出一个便于拍摄的地方,实在不胜感激。
近来,公司以经营环境受大天气影响为由,令我们这些打工仔被双休了。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减薪,公司则美其名为共渡时艰。哈,“艰”可共,“甘”却从来独享,这就是所谓同船共济了。
一直以来,习惯于少有假期的劳碌,忽然间多了些清闲,反而觉得无所事事。也许经历岁月的沧桑多了,以前可以享受的寂寞现在却感到有点难耐,所以,总想找些消遣打发这些时光。今天又是一个百无聊赖的周六,怎样打发这日子呢?一早起来就盘算着。往白云山走走吧,几个月没有上山了。
近几年,或许心境真的变了,总喜欢找些地方转转,对于白云山,每年总得跑上几次。记得很多年以前在白云山脚下住了十多年却鲜有上山的冲动,也不知道是生活的奔波,抑或心境真的有别于现在,罕有兴致。
今天一早起来,天气就有点阴沉,上山与否犹豫了不少的时间,一直到了将近中午才决定起行。在白云索道四周吃过午饭已是晌午了。进进白云山刚转进蒲谷不久,雨就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游人纷纷走到凉亭、餐馆、小卖店等地方躲避,瞬间山道上清静了很多。本来就因天气阴沉,游人已比往日少了一些,雨忽然的下起来,更令昔日喧嚣的云山变得少有地宁静。
细雨纷纷,纵目远看,尽是雨雾迷离,山色空蒙;树木在雨水的洗涮下变得更加苍翠,在细雨中,带着一种柔柔,飘摇着,沙沙而响;青青的山野被这如丝如缕的雨,点缀得更加妖娆、更加迷人。路上稀稀落落的行人,撑着伞踌躇而行,静静的少有言语,给这因下雨而显得空旷的山野增添了一份清幽,似乎也给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偶然,三五个少年冒着雨依然故我,带着少年那种独占的轻狂雀跃着,任凭风吹雨打,又给这蒙蒙的云山跳跃着盎然的生机。
小雨点和着微风不断地飘落在我的脸庞,湿湿的,腻腻的,带着清凉,渗透心扉,呼吸着湿润而爽洁的空气,内心是一种舒适。撑着伞站在树下默默地看着淅沥的雨点飞扬,这情景引人遐思片片,模糊中,那岁月的记忆随着雨飘过,由远渐近,又由近渐远……
雨,不停地飘洒着,静静的思绪也随着这和风细雨飘荡。以前登白云山也曾遇过雨天,但像今天这样绵绵不断地下了几个钟头的似乎还是第一次,在那条通往百步梯路上的“红歌会”也是破天荒地头一次空无一人。
白云山,每一次都会给人一种不同的印象,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记忆……
2010年10月1日
屈指算算,夜登白云山这回是第三次了。
第一次依稀记得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具体年份忘记了)的一个重阳节,广州人都有重阳登高祈求转运的情结,那时傻乎乎的王老五骗子一条,就和海校的一个同学夜登白云山感受一下那种氛围,又或祈求能带来一些桃花运,早日结束王老五骗子的生涯。在白云山晚上重阳登高,只能用疯狂来形容,登山的人流摩肩相继,只见黑压压的人头在昏黄的路灯下晃动,根本无法观赏白云山的夜色,唯一能做的只是机械地随着人流转动,连方向也难以辨别。更无法感受王维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意境了。自此之后,就再难为重阳登高而“感冒”。
第二次夜登白云山是在2008年的中秋节。那次携家眷同行,主要的冲着灯展而往。记忆中,那年中秋之夜月色朦胧,颇有几份诗境,不过,登隐士流虽说未至于水泄不通,但同样络绎不尽,到处人声鼎沸。山上灯饰璀璨,应节气氛倒也浓厚,但或由于本人性格使然,总觉得热闹气氛有余,而留给人想象的意境无存,所以未曾久留,随着人流转了一圈就下山了。
两年过后又萌发夜登白云山的冲动,不过这次是想专门上山欣赏广州的夜色。心生此愿实在已有很长一段时日,今年以来一直想找个天清气朗的晚上登高俯瞰广州的夜景,但广州总很难找个清朗的夜晚,偶然出现这种夜色也因无暇而错过。清朗的夜色可遇不可求,朦朦胧胧说不定更富诗意吧——近来假期较多,那冲动似被激发,内心不由地为自己找个理由。
中秋节连休三天,于是乎预备了行当计划中秋节后的八月十六晚登山。谁知“凡亚比”(台风)带来了持续的几天的雨水,跨越了整个中秋假期,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雨云厚密,夜雨纷飞,无法欣赏嫦娥妹妹的风姿;八月十六,白天曾一度出现阳光,本以为可以起行,但到了傍晚雨又再漂洒起来,登山的计划也泡汤了。接着下来是国庆七天长假,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庆当晚天气尚好,虽说灰霾未尽,但在近段日子算是比较好的天气了。
傍晚时分,背着相机、脚架从廉泉路沿百步梯上山。或许本日正值国庆,固然已是日薄西山的时分,山上游人依旧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沿途张灯结彩,红彤彤的灯笼和中国结悬挂在树枝上、灯柱上,在郁郁葱葱的白云山上,显得格外鲜艳夺目,浓浓的节日气氛弥漫在整个山野。沿着蜿蜒的油柏山道踌躇而行,“蹦极跳”、“滑道”、“可憩草坪”…。。各游乐点、景点仍然人声鼎沸,游人们都似乎沉醉在欢乐的气氛之中而忘返。
登上天南第一峰已是黄昏六点过外,南国渐进秋凉之季,夜幕很快低垂。天南第一峰一侧的“一峰餐厅”已是食客如云,开阔的视野可以俯瞰***广州城区,对开的观景台上,游人正兴高采烈地远看着华灯初上的广州夜色。这里是一处尽佳的夜观广州景色的好地方,于是找了一张桌坐下喝杯茶,顺便解决今晚的晚餐。中秋过后,南国的秋意渐渐降临,习习的山风轻轻拂过,那种秋凉的感觉特别的清爽和舒服。夜色中,华灯下,秋意里,前方是灯火璀璨广州城,后面是摩星岭绰绰的山影,品杯茶,吸口烟,能说不是人生乐事么?
据闻,一峰餐厅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平常的历史。多年前,原白云山风景名胜治理局一林姓局长就因此餐厅而被判刑3年。原因无非就是当官的受贿,私授餐厅老板随意霸占景区胜地进行经营,破坏景观。现在的一峰餐厅已经过整治,清乾隆伊秉绶书“南海叶花溪墓表”、清光绪邓万林书“红尘不到”石刻等粤中著名石刻原貌才得己重见天日。这年头,为官不清,为富不仁,本该“红尘不到”之地竟也俗世所染,本轻松舒服的心境模糊间擦过一丝沉重和迷惘。
饭后,夜色渐深,远处灯光璀璨,是拍摄夜景的好时候了。可惜餐厅座无虚席,山边护栏四周坐满了食客,观景廊亦挤满了观光的游人。忽然想起双溪四周的虎头岩也是个观景的好地方,于是,收拾好行当又继续向山里进发。经过“白云晚看”,到达“云潺”之处,向右转就是前往“双溪”的方向。经“九龙泉”绕环山公路缓缓而行,这条路,纵使大白天人流也相对较少,到了晚上这里显得特别清幽,偶然才会有三、五游人穿梭往来。经过双溪时,院内倒依旧是游人如鲫,大榕树下坐满品茗、食饭的游人。夜色下灯光闪烁,游人悠然自得,院里虽说游人众多,却也没有喧嚣,人们都似乎专心在品味着云山这宁静的夜色。
路途不远,不消片刻就到虎头岩了。虎头岩是一块***露的大岩石,估计有几十平方米大小,在白云山这种没有土壤覆盖的岩石并未几见,平日这里也是游人远看广州景观的必选之地,今晚竟空寂无人,远处万家灯火熠熠生辉,正是拍摄夜景的好时机。夜色朦胧,秋风飒爽,纵目远眺,一团团、一簇簇悠悠闪烁的灯火,仿佛是仙女为大地织成了一件五彩斑斓的衣裳,轻轻披在广州这个南国都市的身上;逶迤的高架路上,飞奔的汽车划出一条长长的光练,仿如一条金黄色的飞龙舞动在夜色之中,新落成的高耸进云的广州塔(610米)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与珠江新城广州新中轴线上的一幢变幻着七彩颜色的高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互相照映,原来的广州第一高楼——中信大厦此时似乎黯然失色了。
一会儿,几个年轻的游人被吸引了过来,一对情侣走进旁边的亭子也加进这个观赏夜色的行列。游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着远处的灯火,盘点那一幢幢的高楼,不时也拿出相机、手机进行拍照。游人的加进令原本静谧的虎头岩顿时增添了一些热闹的气氛,偶然传来亭子里那对情侣的喃喃细语,又为这如水的夜色带来一些***雪月的遐想。置身在这优美、舒适的夜色之中,远看着灯火闪烁的大都市,让人想起辛弃疾(宋)那首词——《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幽香往。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沉醉于灯火阑珊,夜色如水的美景之中,时间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流走,原来加进行列的几个游人也不知何时离往了,只剩下亭子里依旧卿卿我我的情侣享受着迷人的云山夜色。回头看看摩星岭灵秀而蕴藉的山影,淡淡的、幽幽的,显得静谧而幽远,让人心静如水。
夜色渐浓,天南第一峰那里该清静些了吧?那里的拍摄角度想必会是另一番景象,于是收拾行当折返再看看沿途有没有好的景致。回到九龙泉处,忽然想起在碑林上观看广州的灯火视野可能更为开阔,于是便转进碑林。可惜到了门前才知道碑林晚上是不开放的,只好返回。很快就回到了原先就餐的餐厅,食客果然已散往很多,原本熙熙攘攘的餐厅已剩下稀稀落落的几丁茶客,只是观景台上游人依旧众多,似乎兴致正浓。空置的餐台正好可以作拍照的平台,借用了餐厅一张餐台,架好脚架拍摄了几张,就继续回程了。
回程路上,上山、下山的游人依然川流不息。人们的兴致依旧没有由于夜色的深沉而有丝毫的减退。或许大自然就是人性最好的回宿吧。
2010年10月6日
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忽然间打电话来约往白云山聚聚,于是乎又再踏上登白云山的路程。这位朋友的夫人与内子是同学,也正由于这层关系与他成了朋友。盘算了一下,这位朋友未谋面似乎有七、八年了,固然彼此都是生活在这个城市,但各自工作的行业性质相差太大,节假日是这个朋友最忙碌的日子,所以,平时也就难有机会相见,这次有机会一聚自然喜出看外了。虽说年来登白云山比较频密,国庆那晚还曾专程上山拍照,不过,现在登白云山已不再仅为观光了,更多的是为了休闲或者说是为了开释心中一些情怀,这回朋友相聚就更是别有一番情趣了。
十点来钟,在白云山南门与朋友一家汇合。七、八年未曾谋面,此刻相见彼此都似有一丝唏嘘,岁月在我们的脸庞上都划多了几抹沧桑了。
两家子从南门进进白云山,沿着云山南路边行边聊。内子是同学相聚自似有说不完的话题——家常、同学、饮食、工作、儿女的读书……儿子和朋友的女儿也是同龄人,自然也是话题多多——学校、上网、QQ、游戏及至玩具都可以聊老半天时间;两个大男人之间倒似乎多了点深沉,或许男人的内心世界装载着更多的沧桑,又或不善于表露情绪,话题所及大多都是对社会、对工作、对岁月的感慨,从布满***的时代相识到现在彼此都的满头华发,岁月匆匆,难免产生对岁月的感叹吧。
本日天气晴朗,固然已到了国庆长假的尾声,然而白云山依旧沉醉在节日的气氛之中,游人熙来攘往,川流不息。走过一段大道很快就到蒲谷了,这里是游人喜欢的地方之一。潺潺的小溪涧,郁郁葱葱的绿树,蜿蜒的小径是这里吸引游人的所在。在这里踏着绿树成荫的小径悠然漫步,闻溪水淙淙,听鸟叫蝉嘤,观孩童戏水,赏绿树清风,抒心中情怀。,是一种清心的写意。
一行踏着秋意,边走边叙,不经意间就到达了天南第一峰。时间过得很快,此时已是晌午时分,该是午饭时间了。“我们就绕着摩星岭转一圈吧。”朋友提议道。“好呀,顺便到山湾餐厅食饭吧。”儿子总忘不了他山湾美食,抢着和应。于是,一行就转向山湾餐厅方向沿云山中路而行。
山湾餐厅就位于虎头岩四周,不消片刻就到了。在白云山,这一带游人相对较少,所以在这里就餐的游人不至于像“茗园”或天南第一峰四周那些餐厅那么拥挤。这里地方阔落,视野开阔,风景如画,出品以粤菜为主,味道相当隧道,服务也不错,所以近年来登白云山多在此处就餐。天气晴好的日子,爬山累了,在这里歇歇脚,看翠绿的青山,眺远处高楼林立的天河风光,沐山野清风阵阵,品杯茶,吃顿饭,那是一种难以言传的舒服。
一顿美食之后,稍息片刻又再继续行程。从山湾餐厅向前再走不远就是白云山躲龙卧虎之地——山庄旅舍了。山庄旅舍位于白云山摩星岭东南山谷,三面环山,风景优美,其前身就是白云山十大古寺之一。据先容“月溪寺”是苏东坡的嫡孙——南宋太尉右丞相苏绍箕修建的苏氏宗祠;明初,改建为岭南著名的“月溪书院”,成为名人墨客汇聚之地。1962年修建为山庄旅舍,为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莫伯治神笔之作。莫伯治以“躲而不露、缩龙成寸”的手法将山庄旅舍的庭院景物融进大自然,充分演绎了“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传统园林文化,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岭南庭院风格,1993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1965年董必武亲题“山庄旅舍”四个字以及“绿树多生意,白云无尽时”的对联一副,现镶于正门;同年郭沫若及其夫人于立群分别题写的“听泉之处”、及“葱茏”二字,刻于溪侧水池巨石上。
游山庄旅舍于我已是第三次,虽说这里的建筑并无变化,但不同的季节到这里会看到不同的景观——秋冬时节,几棵高大挺拔的枫树展现着红叶片片的风采,相信这在广州是难得一见的景观;春天的时候,里面遍布的茶花、杜鹃花争相怒放,一片姹紫嫣红景象;现在虽说是南国的初秋,但依旧是绿油油的一片,小湖里的那对不知是鸳鸯还是水鸭仍然在小湖里悠然自得,相亲相爱,让人羡慕。前面说这里是躲龙卧虎之地尽无半点虚言,在广州曾住过如此众多的王侯将相之地,相信无出其右——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杨尚昆、***、***、朱镕基、张德江、林树森、董建华、曾荫权等等国内的***,乃至一些外国政要都曾在此下榻,可见这里尽对是一块风水宝地。对于我们这些草根固然无法粘到一些荣光,但能了解一些名人的历史,享受一下这里的清幽,观赏一下这里那种曲径通幽、廊腰漫回的岭南园林,那些错落有致,典雅淡朴,小巧玲珑的别墅,还有那些古色古香,颇有历史韵味的酸枝家私;那名人的字画、照片点缀其中,感受这里散发着的那种历史和文化的气味,相信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收获。
一番山庄旅舍流连之后,继续前进,到了云山中路的尽头,转进云山北路折返。假如继续向北前行的话,就是“荡胸亭”、“白云松涛”、“桃花润”等景点的方向。这里到“锦秀南天”这段路年初曾发生很大的山体滑坡(应该是龙虎岗四周),估计塌陷的地方长达一、二百米。这段路因此封闭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现在基本已经修复,但仍有一些扫尾工程在处理之中。这里经过塌方,景观略有变化,经过修复倒也觉得有一种新的感觉。巍巍雄山,难敌风吹雨打,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令人感慨成千。人比之巍峨高山,渺小之至,面对世事的变幻是否更应该坦然处之?
这条路比云山中路蜿蜒曲折,整体上,到锦秀南天之间是上坡之势,从锦秀南天到九龙泉这段则是呈下坡进之态。一路攀登,过摩星岭进口,继续前进就到“锦秀南天”了。这里是一处挺大的广场,西北一侧是一条观景亭廊,站在这里视野开阔,可远眺当年的旧白云机场一带,近处绿野苍苍,远处高楼林立,所以这里也是游人喜欢聚集观光的好地方;东面一侧是一个严禁游人进内的军事设施,固然坦露于朗朗的天空之下,却同样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经“锦秀南天”拐一湾道便是白云山著名的景区——“广州碑林”了。一行在碑林前稍息一会就进进碑林,碑林依山而建,位于九龙泉上方至摩星岭脚地段,占地一万六千多平方米。其前身是白云寺,白云寺建于宋朝,是广州历史悠久的古寺之一,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寇所毁,是日本对我国犯下滔天大罪的铁证之一,这段历史希看我们的后人都能铭记。1992年,由广州市政府投资,在此新建了广州碑林,广州碑林于1994年对外开放。“广州碑林”是白云山上一个全新的景点。这里绿树葱茏,几条蜿蜒的小山径顺势而下,其中摆置了碑刻近三百块,收集了部分历代名士、现代诗人、书法家歌颂岭熏风光、歌颂羊城、歌颂白云山的诗词、书法佳作,以室内置碑、室外立碑、摩崖碑刻等形式融汇于园林与自然胜景之中,显示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内分三个景区,摩岩石刻区、南雅堂、仙黑轩三大景区。有一游人题诗一首《游广州白云山碑林》:“风热云冷飞翠岫,涓涓溪涧落林边,幽庭探菊黄如酒,老院听松响若泉;石面寻诗得艺韵,壁间认字结文缘,栏杆倚遍香犹在,无意催回贝叶牵。”颇有一番意境。遗憾的是自己才疏学浅,面对着这些雅致的雕刻作品,却难辨其中龙飞凤舞之书法而失不少的雅趣,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日渐西斜,时间不知不觉中已到下午五点多了,于是,出碑林,过九龙泉而下。山顶公园游人依然如故,“山项广场”、“白云晚看”、“叫春谷”、“天南第一峰”到处依旧是兴高采烈的身影,整个白云山似乎都弥漫着欢乐的气氛。
顺着原路下山,穿越可憩草坪,经能仁寺,抵南门出口经已傍晚六点多钟。日落西山,华灯初上,秋意初临的车水马龙的南国广州静静地披上夜幕开始展现她更加妩媚的魅力。
2010年11月12日
今天出门的时候,心情有点沉重。股市一百六十多点的狂泻让人措手不及,可谓损失惨重。市场选择这种方式来迎接广州亚运的开幕,上天似乎开了个有点残酷的玩笑。
不过,这种沉重的心情很快就被白云山上那种热烈的气氛化于无形。前几天就已计划好上白云山拍摄亚运会开幕式的烟花表演,下午三点带着儿子和他的老二出发,在廉泉路会合了小弟就从百步梯上山直奔天南第一峰。四点左右抵达“白云晚看”观景台,“白云晚看”观景台应该是在白云山俯瞰广州景观最佳的地方,也正对着广州塔方向,是拍摄亚运开幕式烟花表演尽佳的位置,没想到距开幕式还有近四个小时,这里竟被“***”们占据所有可拍摄的地方了,四周尽是翘首以待的游人,熙来攘往,好不热闹。转了两圈,试图找个可以见缝插针的地方,但都是无功而返。虽说有点遗憾,却也被“***”们这种执著所感染,原本那种沉重的心情一扫而光。
在四周悠转了一会,人越来越多,仍企图在这里找个能架相机拍摄焰火的位置真有点儿痴心妄想了,于是乎只好退而求次,转往云山中路的虎头岩。一向清静的虎头岩这次竟然也有“***”严阵以待,可见亚运***四射的魅力。看看天气尚早,匆匆赶往四周的“山湾餐厅”吃晚饭,这里不是游人聚脚的地方,所以就餐的人未几,与天南第一峰四周餐厅座无虚席的情形截然不同。这里背靠摩星岭,夜色之下,山影绰绰,凉风习习,显得特别清幽。吃过晚饭,还未到七点,但南国的秋日,这个钟点夜幕也早已低垂了,假如有时间在这里静静地享受一下这如水的夜色,尽对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过,担心虎头岩也被“***”霸往,只好匆忙离往。回到虎头岩,游人果然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这个狭小的地方,期待着焰火的绽放。或许这里的拍摄角度远不及“白云晚看”的缘故,期待焰火的游人虽多,但“***”倒是寥寥无几。不过,能摆放脚架拍照的位置也早已挤满的游人了,无奈之下只好请求别人让个位置,还好一位兄弟乐意让出一个便于拍摄的地方,实在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