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由短文学出品,请您保留底部链接信息,我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 散文精选 > 精美散文 > 文章内容

祖屋

作者: 春风 来源: 网络转帖 时间: 2011-11-26 阅读: 在线投稿
  每到清明,我便想到远处山冲里的那间百年祖屋。尘封的记忆,如星星闪烁:祖屋的瓦檐长满青苔,房间木板、地板全不见踪影,一些朽烂的屋树孤零零地立着,灶房的火坑积满淤泥……人往楼空,景色凄凉暗淡。

  这就是父辈的出生地,也是我们家族的起源地。

  据父亲说:我们刘姓家族,是本地的大姓。祖父读过十多年长馆(私塾),祖母是大户人家千金,当时家境还算殷实。每到月朗星稀的夏夜乘凉,祖父喜欢讲“水浒”、“三国”故事,老少邻居围着一禾场,听得津津有味,半夜三更也睡意全无。到了冷冬尾月,一家人和邻居围着火炕,烧着焦干的树兜根,红红的火苗舔着梭筒上的水壶,不一会工夫水就烧开了。这时最忙的是祖母,迈着她裹过脚的“八寸金莲”,忙着茶碗里放茶叶、芝麻,还摆上一大盘脆香的炒玉米和油炸薯片,有时还有花生、南瓜籽。然后让大家美美的喝上开水,直喝到茶饱肚圆。兜根火和香茶,让人每个毛孔都热和畅快。这也许比现代都市的空调、茶楼更具意韵吧!

  祖父往世得早,父亲那时不到12岁,他下面还有二个弟弟,一个小妹。祖父往世后,家境走向衰落。迫于生计,父亲背井离乡,到四周的镇上当学徒,开始替祖母分担一些家庭重任。解放后,父亲进了工厂,并成了家,生下了我们兄弟姊妹五人。在那贫穷的计划经济年代,母亲没工作,拉扯我们兄弟姊妹长大成人也实在不易。而祖母和两个叔叔在老家仍守着那间破旧的屋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由于贫穷和疾病,大叔、小叔都单身一人,成了村上的五保户,直到前几年,他们兄弟俩才相继离世,象枯草倒地,悄然回回大自然。我们的祖屋从此空无人烟,任其岁月风雨的腐蚀,见证着我们家族的兴衰。

  今年正月,在外地做生意的兄弟姊妹齐聚家乡,带着87岁的老父,驾三辆崭新的小车回到祖屋寻根。父亲呆滞的目光久久看着破旧的屋子,半天才说一句:“怎么是这样!”是呀,星移斗转,沧海桑田,是否应验了那句“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的俗语呢?我有些茫然。

  时值清明节,我写下这些文字,既是对先人的凭吊,也是对子弟的勉励:不管你生活怎样幸福,祖宗不可忘,根不可丢,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

  2011年清明节 喜欢

当代散文随笔书籍
上一篇:文学净土,专心抒写一纸素笺! 下一篇:实在早已看透了他们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