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一湖半生缘
一
说她是“公园”吧,委实太小,说她是“健身园”吧,又有些太大。
为了不让来人生惑,也免得自己犯难,于是,鄯善石油生产基地的人们索性就叫她“健身公园”了!
我猜想,当初建园者为敲定这个园名,一定伤过不少脑筋!不过,园内除了“亭榭楼搁”、花草树木外,一般的室外健身器材也很齐全,倒也没有浪得虚名。而且名字简约、直白、内敛,也正好符合石油人不肆张扬的秉性。
“聚心湖”,可以说是健身公园内最具标志性的一景。湖不大,有山、有水。山为假山,水是真水。掠水“长廊”,倚岸“船舫”,逶迤的“湖畔小道”,硬扎扎衬托出湖的“真实”。
初来乍到者,慕名要看一看聚心湖。看到了,又一脸迷惑,问一路人:聚心湖怎么走?路人纳闷,都站在湖边了,还问怎么走?但见问话人一脸认真,猜想问话者可能是第一次来吐哈油田,便向一旁努努嘴。来人顺着努嘴的方向发现,原来身后有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大棵,大树的脚下立着一块通身褐亮的石头,石头上镂刻三个漆红的大字:聚心湖!
问话者看看石头,再扭头看看“湖”,笑了!
二
石头有了字,湖就有了名。石因湖生色,湖借石扬名!于是,聚心湖不是湖,也是湖了。
受四周场地的条件约束,健身公园一开始就不可能建的很大,所以只能委屈聚心湖了蹲踞于此,也难怪初来者要迷惑。
不大,同样不能拘束住石油人对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期盼。公园的大名不可以张扬,但是,园内小景却可以想象。于是,常年工作、生活在戈壁、荒漠中的石油人,晨练湖边、纳凉“长廊”;“船舫”观景、“圆桥”抒怀。要游园么?穿“悦心亭”、越“山石叠水”、赏“流溪映翠”;“硅化木园”前发古之幽情、“喷泉”边忆《梁祝》化蝶……
石油人就是这样在如此的潇洒不羁中,生生将戈壁荒漠的枯燥化作了雪域高原的长歌、草原松林的鹿叫、江南水乡的彩色油纸伞……
三
近日,读到一位名叫张想想的女性作家在新疆游历途中,途经鄯善时,突涌文思而写下的一篇散文。也许是停留的过于短促,因此,文章很短。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对文章的爱好,除了文词上的细腻、委婉、飘逸外,其标题“流浪往鄯善”这五个字,就足以让我们鄯善石油人,心头一颤!
……
仔细算起来,自1991年4月份从玉门油田来鄯善参加吐哈石油开发大会战到今天,与鄯善的交情已近二十年。二十年啊!何况那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岁月!但是,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在这这匆匆茫茫的二十来年里,曾认真驻足、细细端详过外表看起来很有些单薄、粗糙、苍凉的鄯善呢?至少,我就没有过!
四
让我吃惊的是,有关鄯善的文字记录,最远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而鄯善建县却是到了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才被正式命名。县名“鄯善”还是从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移植来的。
在蒙古语中,“鄯善”是尘土的意思。
“尘土”,很有些让人沮丧吧!
我们可以想象的出,当年那位经过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并游历至此时的旅行者,会用什么样的目光端详此地,而当他细细向家乡的人们叙述被他称作为“尘土”的地方的时候,其心境一定好不到那往!要不,他断不会轻率的把这样一个让人一听便皱眉头的名字,安植于此。
鄯善一开始,就要与单薄、粗糙、苍凉为伍,实在没法不让人沮丧。然而,更让人沮丧的还在后头。
扬名天下的“哈密瓜”真正的故乡在鄯善。早在1600年前鄯善就大量种植甜瓜了。《新疆四部志》和《西征纪略》记载:清朝康熙年间,鄯善国王为表效忠,差人将鄯善甜瓜呈上哈密王。哈密王品尝后赞不尽口,于是又将这种甜瓜作为贡品,送到北京。康熙天子尝后甚是欢喜,便问身边内侍此瓜何名?内侍只知这是哈密王的贡品。于是,康熙天子随口赐名“哈密瓜”,谁知,这一金口玉言的谬误,一传便是300多年。
无独占偶,名气更大的“吐鲁番的葡萄”,其真正故乡同样也不在吐鲁番。鄯善不仅栽培葡萄的历史悠久,而且产量最大。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鄯善的鲁克沁镇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葡萄的主要种植销售的集散地。200年前,鲁克沁镇转移至吐鲁番县,葡萄的集散地也就由鄯善西移到吐鲁番一带了。来往客商随口便叫做了吐鲁番葡萄。以后则以谣传讹,一直传到今天。至今,鄯善县的葡萄产量仍占整个吐鲁番地区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五
勤劳善良的鄯善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种出的甜瓜,被皇室中庸碌的内侍慌乱之中误叫成“哈密瓜”,而浑浑噩噩的天子也不问就里,马马虎虎开了“金口”,谁知,天子的这一随便,便让鄯善委屈了300年,鄯善人没说什么。
好不轻易培育出的优质葡萄,竟然又被人误叫为“吐鲁番的葡萄”,而且一叫又是200年。鄯善人依然没说什么。
不计较人们的视听和口碑,对名分看得也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厚道、大度的鄯善和鄯善百姓!
如今,作为新一代的鄯善人,原本就淳朴、豁达的吐哈石油人,自然也就受到这里同样淳朴、豁达民风的二次浸染,开始在有意无意之中,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二家园。
于是,建设家园、守看家园的便成了吐哈人的一种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于是,便有了一个颇具现代化气韵的石油生产基地,让“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簇拥,使的鄯善不在那么的单薄、粗糙和苍凉。
相遇不如偶遇。佛家讲究的是一切随缘!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长,是有定数的,倘若无大病、无大灾,儿女孝敬、身体健康,掐头往尾刨往无虑的年少和怡然的晚景,最辉煌的岁月也不过四十来年,而其中的一半要与鄯善厮守,这不能不说是一份旷世奇缘吧!
一
说她是“公园”吧,委实太小,说她是“健身园”吧,又有些太大。
为了不让来人生惑,也免得自己犯难,于是,鄯善石油生产基地的人们索性就叫她“健身公园”了!
我猜想,当初建园者为敲定这个园名,一定伤过不少脑筋!不过,园内除了“亭榭楼搁”、花草树木外,一般的室外健身器材也很齐全,倒也没有浪得虚名。而且名字简约、直白、内敛,也正好符合石油人不肆张扬的秉性。
“聚心湖”,可以说是健身公园内最具标志性的一景。湖不大,有山、有水。山为假山,水是真水。掠水“长廊”,倚岸“船舫”,逶迤的“湖畔小道”,硬扎扎衬托出湖的“真实”。
初来乍到者,慕名要看一看聚心湖。看到了,又一脸迷惑,问一路人:聚心湖怎么走?路人纳闷,都站在湖边了,还问怎么走?但见问话人一脸认真,猜想问话者可能是第一次来吐哈油田,便向一旁努努嘴。来人顺着努嘴的方向发现,原来身后有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大棵,大树的脚下立着一块通身褐亮的石头,石头上镂刻三个漆红的大字:聚心湖!
问话者看看石头,再扭头看看“湖”,笑了!
二
石头有了字,湖就有了名。石因湖生色,湖借石扬名!于是,聚心湖不是湖,也是湖了。
受四周场地的条件约束,健身公园一开始就不可能建的很大,所以只能委屈聚心湖了蹲踞于此,也难怪初来者要迷惑。
不大,同样不能拘束住石油人对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期盼。公园的大名不可以张扬,但是,园内小景却可以想象。于是,常年工作、生活在戈壁、荒漠中的石油人,晨练湖边、纳凉“长廊”;“船舫”观景、“圆桥”抒怀。要游园么?穿“悦心亭”、越“山石叠水”、赏“流溪映翠”;“硅化木园”前发古之幽情、“喷泉”边忆《梁祝》化蝶……
石油人就是这样在如此的潇洒不羁中,生生将戈壁荒漠的枯燥化作了雪域高原的长歌、草原松林的鹿叫、江南水乡的彩色油纸伞……
三
近日,读到一位名叫张想想的女性作家在新疆游历途中,途经鄯善时,突涌文思而写下的一篇散文。也许是停留的过于短促,因此,文章很短。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对文章的爱好,除了文词上的细腻、委婉、飘逸外,其标题“流浪往鄯善”这五个字,就足以让我们鄯善石油人,心头一颤!
……
仔细算起来,自1991年4月份从玉门油田来鄯善参加吐哈石油开发大会战到今天,与鄯善的交情已近二十年。二十年啊!何况那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岁月!但是,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在这这匆匆茫茫的二十来年里,曾认真驻足、细细端详过外表看起来很有些单薄、粗糙、苍凉的鄯善呢?至少,我就没有过!
四
让我吃惊的是,有关鄯善的文字记录,最远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而鄯善建县却是到了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才被正式命名。县名“鄯善”还是从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移植来的。
在蒙古语中,“鄯善”是尘土的意思。
“尘土”,很有些让人沮丧吧!
我们可以想象的出,当年那位经过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并游历至此时的旅行者,会用什么样的目光端详此地,而当他细细向家乡的人们叙述被他称作为“尘土”的地方的时候,其心境一定好不到那往!要不,他断不会轻率的把这样一个让人一听便皱眉头的名字,安植于此。
鄯善一开始,就要与单薄、粗糙、苍凉为伍,实在没法不让人沮丧。然而,更让人沮丧的还在后头。
扬名天下的“哈密瓜”真正的故乡在鄯善。早在1600年前鄯善就大量种植甜瓜了。《新疆四部志》和《西征纪略》记载:清朝康熙年间,鄯善国王为表效忠,差人将鄯善甜瓜呈上哈密王。哈密王品尝后赞不尽口,于是又将这种甜瓜作为贡品,送到北京。康熙天子尝后甚是欢喜,便问身边内侍此瓜何名?内侍只知这是哈密王的贡品。于是,康熙天子随口赐名“哈密瓜”,谁知,这一金口玉言的谬误,一传便是300多年。
无独占偶,名气更大的“吐鲁番的葡萄”,其真正故乡同样也不在吐鲁番。鄯善不仅栽培葡萄的历史悠久,而且产量最大。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鄯善的鲁克沁镇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葡萄的主要种植销售的集散地。200年前,鲁克沁镇转移至吐鲁番县,葡萄的集散地也就由鄯善西移到吐鲁番一带了。来往客商随口便叫做了吐鲁番葡萄。以后则以谣传讹,一直传到今天。至今,鄯善县的葡萄产量仍占整个吐鲁番地区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五
勤劳善良的鄯善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种出的甜瓜,被皇室中庸碌的内侍慌乱之中误叫成“哈密瓜”,而浑浑噩噩的天子也不问就里,马马虎虎开了“金口”,谁知,天子的这一随便,便让鄯善委屈了300年,鄯善人没说什么。
好不轻易培育出的优质葡萄,竟然又被人误叫为“吐鲁番的葡萄”,而且一叫又是200年。鄯善人依然没说什么。
不计较人们的视听和口碑,对名分看得也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厚道、大度的鄯善和鄯善百姓!
如今,作为新一代的鄯善人,原本就淳朴、豁达的吐哈石油人,自然也就受到这里同样淳朴、豁达民风的二次浸染,开始在有意无意之中,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二家园。
于是,建设家园、守看家园的便成了吐哈人的一种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于是,便有了一个颇具现代化气韵的石油生产基地,让“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簇拥,使的鄯善不在那么的单薄、粗糙和苍凉。
相遇不如偶遇。佛家讲究的是一切随缘!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长,是有定数的,倘若无大病、无大灾,儿女孝敬、身体健康,掐头往尾刨往无虑的年少和怡然的晚景,最辉煌的岁月也不过四十来年,而其中的一半要与鄯善厮守,这不能不说是一份旷世奇缘吧!
一
说她是“公园”吧,委实太小,说她是“健身园”吧,又有些太大。
为了不让来人生惑,也免得自己犯难,于是,鄯善石油生产基地的人们索性就叫她“健身公园”了!
我猜想,当初建园者为敲定这个园名,一定伤过不少脑筋!不过,园内除了“亭榭楼搁”、花草树木外,一般的室外健身器材也很齐全,倒也没有浪得虚名。而且名字简约、直白、内敛,也正好符合石油人不肆张扬的秉性。
“聚心湖”,可以说是健身公园内最具标志性的一景。湖不大,有山、有水。山为假山,水是真水。掠水“长廊”,倚岸“船舫”,逶迤的“湖畔小道”,硬扎扎衬托出湖的“真实”。
初来乍到者,慕名要看一看聚心湖。看到了,又一脸迷惑,问一路人:聚心湖怎么走?路人纳闷,都站在湖边了,还问怎么走?但见问话人一脸认真,猜想问话者可能是第一次来吐哈油田,便向一旁努努嘴。来人顺着努嘴的方向发现,原来身后有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大棵,大树的脚下立着一块通身褐亮的石头,石头上镂刻三个漆红的大字:聚心湖!
问话者看看石头,再扭头看看“湖”,笑了!
二
石头有了字,湖就有了名。石因湖生色,湖借石扬名!于是,聚心湖不是湖,也是湖了。
受四周场地的条件约束,健身公园一开始就不可能建的很大,所以只能委屈聚心湖了蹲踞于此,也难怪初来者要迷惑。
不大,同样不能拘束住石油人对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期盼。公园的大名不可以张扬,但是,园内小景却可以想象。于是,常年工作、生活在戈壁、荒漠中的石油人,晨练湖边、纳凉“长廊”;“船舫”观景、“圆桥”抒怀。要游园么?穿“悦心亭”、越“山石叠水”、赏“流溪映翠”;“硅化木园”前发古之幽情、“喷泉”边忆《梁祝》化蝶……
石油人就是这样在如此的潇洒不羁中,生生将戈壁荒漠的枯燥化作了雪域高原的长歌、草原松林的鹿叫、江南水乡的彩色油纸伞……
三
近日,读到一位名叫张想想的女性作家在新疆游历途中,途经鄯善时,突涌文思而写下的一篇散文。也许是停留的过于短促,因此,文章很短。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对文章的爱好,除了文词上的细腻、委婉、飘逸外,其标题“流浪往鄯善”这五个字,就足以让我们鄯善石油人,心头一颤!
……
仔细算起来,自1991年4月份从玉门油田来鄯善参加吐哈石油开发大会战到今天,与鄯善的交情已近二十年。二十年啊!何况那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岁月!但是,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在这这匆匆茫茫的二十来年里,曾认真驻足、细细端详过外表看起来很有些单薄、粗糙、苍凉的鄯善呢?至少,我就没有过!
四
让我吃惊的是,有关鄯善的文字记录,最远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而鄯善建县却是到了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才被正式命名。县名“鄯善”还是从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移植来的。
在蒙古语中,“鄯善”是尘土的意思。
“尘土”,很有些让人沮丧吧!
我们可以想象的出,当年那位经过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并游历至此时的旅行者,会用什么样的目光端详此地,而当他细细向家乡的人们叙述被他称作为“尘土”的地方的时候,其心境一定好不到那往!要不,他断不会轻率的把这样一个让人一听便皱眉头的名字,安植于此。
鄯善一开始,就要与单薄、粗糙、苍凉为伍,实在没法不让人沮丧。然而,更让人沮丧的还在后头。
扬名天下的“哈密瓜”真正的故乡在鄯善。早在1600年前鄯善就大量种植甜瓜了。《新疆四部志》和《西征纪略》记载:清朝康熙年间,鄯善国王为表效忠,差人将鄯善甜瓜呈上哈密王。哈密王品尝后赞不尽口,于是又将这种甜瓜作为贡品,送到北京。康熙天子尝后甚是欢喜,便问身边内侍此瓜何名?内侍只知这是哈密王的贡品。于是,康熙天子随口赐名“哈密瓜”,谁知,这一金口玉言的谬误,一传便是300多年。
无独占偶,名气更大的“吐鲁番的葡萄”,其真正故乡同样也不在吐鲁番。鄯善不仅栽培葡萄的历史悠久,而且产量最大。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鄯善的鲁克沁镇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葡萄的主要种植销售的集散地。200年前,鲁克沁镇转移至吐鲁番县,葡萄的集散地也就由鄯善西移到吐鲁番一带了。来往客商随口便叫做了吐鲁番葡萄。以后则以谣传讹,一直传到今天。至今,鄯善县的葡萄产量仍占整个吐鲁番地区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五
勤劳善良的鄯善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种出的甜瓜,被皇室中庸碌的内侍慌乱之中误叫成“哈密瓜”,而浑浑噩噩的天子也不问就里,马马虎虎开了“金口”,谁知,天子的这一随便,便让鄯善委屈了300年,鄯善人没说什么。
好不轻易培育出的优质葡萄,竟然又被人误叫为“吐鲁番的葡萄”,而且一叫又是200年。鄯善人依然没说什么。
不计较人们的视听和口碑,对名分看得也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厚道、大度的鄯善和鄯善百姓!
如今,作为新一代的鄯善人,原本就淳朴、豁达的吐哈石油人,自然也就受到这里同样淳朴、豁达民风的二次浸染,开始在有意无意之中,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二家园。
于是,建设家园、守看家园的便成了吐哈人的一种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于是,便有了一个颇具现代化气韵的石油生产基地,让“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簇拥,使的鄯善不在那么的单薄、粗糙和苍凉。
相遇不如偶遇。佛家讲究的是一切随缘!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长,是有定数的,倘若无大病、无大灾,儿女孝敬、身体健康,掐头往尾刨往无虑的年少和怡然的晚景,最辉煌的岁月也不过四十来年,而其中的一半要与鄯善厮守,这不能不说是一份旷世奇缘吧!
喜欢
当代散文随笔书籍
说她是“公园”吧,委实太小,说她是“健身园”吧,又有些太大。
为了不让来人生惑,也免得自己犯难,于是,鄯善石油生产基地的人们索性就叫她“健身公园”了!
我猜想,当初建园者为敲定这个园名,一定伤过不少脑筋!不过,园内除了“亭榭楼搁”、花草树木外,一般的室外健身器材也很齐全,倒也没有浪得虚名。而且名字简约、直白、内敛,也正好符合石油人不肆张扬的秉性。
“聚心湖”,可以说是健身公园内最具标志性的一景。湖不大,有山、有水。山为假山,水是真水。掠水“长廊”,倚岸“船舫”,逶迤的“湖畔小道”,硬扎扎衬托出湖的“真实”。
初来乍到者,慕名要看一看聚心湖。看到了,又一脸迷惑,问一路人:聚心湖怎么走?路人纳闷,都站在湖边了,还问怎么走?但见问话人一脸认真,猜想问话者可能是第一次来吐哈油田,便向一旁努努嘴。来人顺着努嘴的方向发现,原来身后有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大棵,大树的脚下立着一块通身褐亮的石头,石头上镂刻三个漆红的大字:聚心湖!
问话者看看石头,再扭头看看“湖”,笑了!
二
石头有了字,湖就有了名。石因湖生色,湖借石扬名!于是,聚心湖不是湖,也是湖了。
受四周场地的条件约束,健身公园一开始就不可能建的很大,所以只能委屈聚心湖了蹲踞于此,也难怪初来者要迷惑。
不大,同样不能拘束住石油人对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期盼。公园的大名不可以张扬,但是,园内小景却可以想象。于是,常年工作、生活在戈壁、荒漠中的石油人,晨练湖边、纳凉“长廊”;“船舫”观景、“圆桥”抒怀。要游园么?穿“悦心亭”、越“山石叠水”、赏“流溪映翠”;“硅化木园”前发古之幽情、“喷泉”边忆《梁祝》化蝶……
石油人就是这样在如此的潇洒不羁中,生生将戈壁荒漠的枯燥化作了雪域高原的长歌、草原松林的鹿叫、江南水乡的彩色油纸伞……
三
近日,读到一位名叫张想想的女性作家在新疆游历途中,途经鄯善时,突涌文思而写下的一篇散文。也许是停留的过于短促,因此,文章很短。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对文章的爱好,除了文词上的细腻、委婉、飘逸外,其标题“流浪往鄯善”这五个字,就足以让我们鄯善石油人,心头一颤!
……
仔细算起来,自1991年4月份从玉门油田来鄯善参加吐哈石油开发大会战到今天,与鄯善的交情已近二十年。二十年啊!何况那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岁月!但是,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在这这匆匆茫茫的二十来年里,曾认真驻足、细细端详过外表看起来很有些单薄、粗糙、苍凉的鄯善呢?至少,我就没有过!
四
让我吃惊的是,有关鄯善的文字记录,最远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而鄯善建县却是到了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才被正式命名。县名“鄯善”还是从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移植来的。
在蒙古语中,“鄯善”是尘土的意思。
“尘土”,很有些让人沮丧吧!
我们可以想象的出,当年那位经过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并游历至此时的旅行者,会用什么样的目光端详此地,而当他细细向家乡的人们叙述被他称作为“尘土”的地方的时候,其心境一定好不到那往!要不,他断不会轻率的把这样一个让人一听便皱眉头的名字,安植于此。
鄯善一开始,就要与单薄、粗糙、苍凉为伍,实在没法不让人沮丧。然而,更让人沮丧的还在后头。
扬名天下的“哈密瓜”真正的故乡在鄯善。早在1600年前鄯善就大量种植甜瓜了。《新疆四部志》和《西征纪略》记载:清朝康熙年间,鄯善国王为表效忠,差人将鄯善甜瓜呈上哈密王。哈密王品尝后赞不尽口,于是又将这种甜瓜作为贡品,送到北京。康熙天子尝后甚是欢喜,便问身边内侍此瓜何名?内侍只知这是哈密王的贡品。于是,康熙天子随口赐名“哈密瓜”,谁知,这一金口玉言的谬误,一传便是300多年。
无独占偶,名气更大的“吐鲁番的葡萄”,其真正故乡同样也不在吐鲁番。鄯善不仅栽培葡萄的历史悠久,而且产量最大。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鄯善的鲁克沁镇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葡萄的主要种植销售的集散地。200年前,鲁克沁镇转移至吐鲁番县,葡萄的集散地也就由鄯善西移到吐鲁番一带了。来往客商随口便叫做了吐鲁番葡萄。以后则以谣传讹,一直传到今天。至今,鄯善县的葡萄产量仍占整个吐鲁番地区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五
勤劳善良的鄯善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种出的甜瓜,被皇室中庸碌的内侍慌乱之中误叫成“哈密瓜”,而浑浑噩噩的天子也不问就里,马马虎虎开了“金口”,谁知,天子的这一随便,便让鄯善委屈了300年,鄯善人没说什么。
好不轻易培育出的优质葡萄,竟然又被人误叫为“吐鲁番的葡萄”,而且一叫又是200年。鄯善人依然没说什么。
不计较人们的视听和口碑,对名分看得也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厚道、大度的鄯善和鄯善百姓!
如今,作为新一代的鄯善人,原本就淳朴、豁达的吐哈石油人,自然也就受到这里同样淳朴、豁达民风的二次浸染,开始在有意无意之中,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二家园。
于是,建设家园、守看家园的便成了吐哈人的一种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于是,便有了一个颇具现代化气韵的石油生产基地,让“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簇拥,使的鄯善不在那么的单薄、粗糙和苍凉。
相遇不如偶遇。佛家讲究的是一切随缘!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长,是有定数的,倘若无大病、无大灾,儿女孝敬、身体健康,掐头往尾刨往无虑的年少和怡然的晚景,最辉煌的岁月也不过四十来年,而其中的一半要与鄯善厮守,这不能不说是一份旷世奇缘吧!
一
说她是“公园”吧,委实太小,说她是“健身园”吧,又有些太大。
为了不让来人生惑,也免得自己犯难,于是,鄯善石油生产基地的人们索性就叫她“健身公园”了!
我猜想,当初建园者为敲定这个园名,一定伤过不少脑筋!不过,园内除了“亭榭楼搁”、花草树木外,一般的室外健身器材也很齐全,倒也没有浪得虚名。而且名字简约、直白、内敛,也正好符合石油人不肆张扬的秉性。
“聚心湖”,可以说是健身公园内最具标志性的一景。湖不大,有山、有水。山为假山,水是真水。掠水“长廊”,倚岸“船舫”,逶迤的“湖畔小道”,硬扎扎衬托出湖的“真实”。
初来乍到者,慕名要看一看聚心湖。看到了,又一脸迷惑,问一路人:聚心湖怎么走?路人纳闷,都站在湖边了,还问怎么走?但见问话人一脸认真,猜想问话者可能是第一次来吐哈油田,便向一旁努努嘴。来人顺着努嘴的方向发现,原来身后有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大棵,大树的脚下立着一块通身褐亮的石头,石头上镂刻三个漆红的大字:聚心湖!
问话者看看石头,再扭头看看“湖”,笑了!
二
石头有了字,湖就有了名。石因湖生色,湖借石扬名!于是,聚心湖不是湖,也是湖了。
受四周场地的条件约束,健身公园一开始就不可能建的很大,所以只能委屈聚心湖了蹲踞于此,也难怪初来者要迷惑。
不大,同样不能拘束住石油人对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期盼。公园的大名不可以张扬,但是,园内小景却可以想象。于是,常年工作、生活在戈壁、荒漠中的石油人,晨练湖边、纳凉“长廊”;“船舫”观景、“圆桥”抒怀。要游园么?穿“悦心亭”、越“山石叠水”、赏“流溪映翠”;“硅化木园”前发古之幽情、“喷泉”边忆《梁祝》化蝶……
石油人就是这样在如此的潇洒不羁中,生生将戈壁荒漠的枯燥化作了雪域高原的长歌、草原松林的鹿叫、江南水乡的彩色油纸伞……
三
近日,读到一位名叫张想想的女性作家在新疆游历途中,途经鄯善时,突涌文思而写下的一篇散文。也许是停留的过于短促,因此,文章很短。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对文章的爱好,除了文词上的细腻、委婉、飘逸外,其标题“流浪往鄯善”这五个字,就足以让我们鄯善石油人,心头一颤!
……
仔细算起来,自1991年4月份从玉门油田来鄯善参加吐哈石油开发大会战到今天,与鄯善的交情已近二十年。二十年啊!何况那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岁月!但是,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在这这匆匆茫茫的二十来年里,曾认真驻足、细细端详过外表看起来很有些单薄、粗糙、苍凉的鄯善呢?至少,我就没有过!
四
让我吃惊的是,有关鄯善的文字记录,最远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而鄯善建县却是到了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才被正式命名。县名“鄯善”还是从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移植来的。
在蒙古语中,“鄯善”是尘土的意思。
“尘土”,很有些让人沮丧吧!
我们可以想象的出,当年那位经过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并游历至此时的旅行者,会用什么样的目光端详此地,而当他细细向家乡的人们叙述被他称作为“尘土”的地方的时候,其心境一定好不到那往!要不,他断不会轻率的把这样一个让人一听便皱眉头的名字,安植于此。
鄯善一开始,就要与单薄、粗糙、苍凉为伍,实在没法不让人沮丧。然而,更让人沮丧的还在后头。
扬名天下的“哈密瓜”真正的故乡在鄯善。早在1600年前鄯善就大量种植甜瓜了。《新疆四部志》和《西征纪略》记载:清朝康熙年间,鄯善国王为表效忠,差人将鄯善甜瓜呈上哈密王。哈密王品尝后赞不尽口,于是又将这种甜瓜作为贡品,送到北京。康熙天子尝后甚是欢喜,便问身边内侍此瓜何名?内侍只知这是哈密王的贡品。于是,康熙天子随口赐名“哈密瓜”,谁知,这一金口玉言的谬误,一传便是300多年。
无独占偶,名气更大的“吐鲁番的葡萄”,其真正故乡同样也不在吐鲁番。鄯善不仅栽培葡萄的历史悠久,而且产量最大。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鄯善的鲁克沁镇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葡萄的主要种植销售的集散地。200年前,鲁克沁镇转移至吐鲁番县,葡萄的集散地也就由鄯善西移到吐鲁番一带了。来往客商随口便叫做了吐鲁番葡萄。以后则以谣传讹,一直传到今天。至今,鄯善县的葡萄产量仍占整个吐鲁番地区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五
勤劳善良的鄯善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种出的甜瓜,被皇室中庸碌的内侍慌乱之中误叫成“哈密瓜”,而浑浑噩噩的天子也不问就里,马马虎虎开了“金口”,谁知,天子的这一随便,便让鄯善委屈了300年,鄯善人没说什么。
好不轻易培育出的优质葡萄,竟然又被人误叫为“吐鲁番的葡萄”,而且一叫又是200年。鄯善人依然没说什么。
不计较人们的视听和口碑,对名分看得也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厚道、大度的鄯善和鄯善百姓!
如今,作为新一代的鄯善人,原本就淳朴、豁达的吐哈石油人,自然也就受到这里同样淳朴、豁达民风的二次浸染,开始在有意无意之中,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二家园。
于是,建设家园、守看家园的便成了吐哈人的一种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于是,便有了一个颇具现代化气韵的石油生产基地,让“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簇拥,使的鄯善不在那么的单薄、粗糙和苍凉。
相遇不如偶遇。佛家讲究的是一切随缘!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长,是有定数的,倘若无大病、无大灾,儿女孝敬、身体健康,掐头往尾刨往无虑的年少和怡然的晚景,最辉煌的岁月也不过四十来年,而其中的一半要与鄯善厮守,这不能不说是一份旷世奇缘吧!
一
说她是“公园”吧,委实太小,说她是“健身园”吧,又有些太大。
为了不让来人生惑,也免得自己犯难,于是,鄯善石油生产基地的人们索性就叫她“健身公园”了!
我猜想,当初建园者为敲定这个园名,一定伤过不少脑筋!不过,园内除了“亭榭楼搁”、花草树木外,一般的室外健身器材也很齐全,倒也没有浪得虚名。而且名字简约、直白、内敛,也正好符合石油人不肆张扬的秉性。
“聚心湖”,可以说是健身公园内最具标志性的一景。湖不大,有山、有水。山为假山,水是真水。掠水“长廊”,倚岸“船舫”,逶迤的“湖畔小道”,硬扎扎衬托出湖的“真实”。
初来乍到者,慕名要看一看聚心湖。看到了,又一脸迷惑,问一路人:聚心湖怎么走?路人纳闷,都站在湖边了,还问怎么走?但见问话人一脸认真,猜想问话者可能是第一次来吐哈油田,便向一旁努努嘴。来人顺着努嘴的方向发现,原来身后有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大棵,大树的脚下立着一块通身褐亮的石头,石头上镂刻三个漆红的大字:聚心湖!
问话者看看石头,再扭头看看“湖”,笑了!
二
石头有了字,湖就有了名。石因湖生色,湖借石扬名!于是,聚心湖不是湖,也是湖了。
受四周场地的条件约束,健身公园一开始就不可能建的很大,所以只能委屈聚心湖了蹲踞于此,也难怪初来者要迷惑。
不大,同样不能拘束住石油人对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期盼。公园的大名不可以张扬,但是,园内小景却可以想象。于是,常年工作、生活在戈壁、荒漠中的石油人,晨练湖边、纳凉“长廊”;“船舫”观景、“圆桥”抒怀。要游园么?穿“悦心亭”、越“山石叠水”、赏“流溪映翠”;“硅化木园”前发古之幽情、“喷泉”边忆《梁祝》化蝶……
石油人就是这样在如此的潇洒不羁中,生生将戈壁荒漠的枯燥化作了雪域高原的长歌、草原松林的鹿叫、江南水乡的彩色油纸伞……
三
近日,读到一位名叫张想想的女性作家在新疆游历途中,途经鄯善时,突涌文思而写下的一篇散文。也许是停留的过于短促,因此,文章很短。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对文章的爱好,除了文词上的细腻、委婉、飘逸外,其标题“流浪往鄯善”这五个字,就足以让我们鄯善石油人,心头一颤!
……
仔细算起来,自1991年4月份从玉门油田来鄯善参加吐哈石油开发大会战到今天,与鄯善的交情已近二十年。二十年啊!何况那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岁月!但是,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在这这匆匆茫茫的二十来年里,曾认真驻足、细细端详过外表看起来很有些单薄、粗糙、苍凉的鄯善呢?至少,我就没有过!
四
让我吃惊的是,有关鄯善的文字记录,最远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而鄯善建县却是到了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才被正式命名。县名“鄯善”还是从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移植来的。
在蒙古语中,“鄯善”是尘土的意思。
“尘土”,很有些让人沮丧吧!
我们可以想象的出,当年那位经过南疆若羌一带的古鄯善国,并游历至此时的旅行者,会用什么样的目光端详此地,而当他细细向家乡的人们叙述被他称作为“尘土”的地方的时候,其心境一定好不到那往!要不,他断不会轻率的把这样一个让人一听便皱眉头的名字,安植于此。
鄯善一开始,就要与单薄、粗糙、苍凉为伍,实在没法不让人沮丧。然而,更让人沮丧的还在后头。
扬名天下的“哈密瓜”真正的故乡在鄯善。早在1600年前鄯善就大量种植甜瓜了。《新疆四部志》和《西征纪略》记载:清朝康熙年间,鄯善国王为表效忠,差人将鄯善甜瓜呈上哈密王。哈密王品尝后赞不尽口,于是又将这种甜瓜作为贡品,送到北京。康熙天子尝后甚是欢喜,便问身边内侍此瓜何名?内侍只知这是哈密王的贡品。于是,康熙天子随口赐名“哈密瓜”,谁知,这一金口玉言的谬误,一传便是300多年。
无独占偶,名气更大的“吐鲁番的葡萄”,其真正故乡同样也不在吐鲁番。鄯善不仅栽培葡萄的历史悠久,而且产量最大。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鄯善的鲁克沁镇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葡萄的主要种植销售的集散地。200年前,鲁克沁镇转移至吐鲁番县,葡萄的集散地也就由鄯善西移到吐鲁番一带了。来往客商随口便叫做了吐鲁番葡萄。以后则以谣传讹,一直传到今天。至今,鄯善县的葡萄产量仍占整个吐鲁番地区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五
勤劳善良的鄯善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种出的甜瓜,被皇室中庸碌的内侍慌乱之中误叫成“哈密瓜”,而浑浑噩噩的天子也不问就里,马马虎虎开了“金口”,谁知,天子的这一随便,便让鄯善委屈了300年,鄯善人没说什么。
好不轻易培育出的优质葡萄,竟然又被人误叫为“吐鲁番的葡萄”,而且一叫又是200年。鄯善人依然没说什么。
不计较人们的视听和口碑,对名分看得也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厚道、大度的鄯善和鄯善百姓!
如今,作为新一代的鄯善人,原本就淳朴、豁达的吐哈石油人,自然也就受到这里同样淳朴、豁达民风的二次浸染,开始在有意无意之中,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第二家园。
于是,建设家园、守看家园的便成了吐哈人的一种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于是,便有了一个颇具现代化气韵的石油生产基地,让“奇山、尽水、古亭、美桥”的簇拥,使的鄯善不在那么的单薄、粗糙和苍凉。
相遇不如偶遇。佛家讲究的是一切随缘!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长,是有定数的,倘若无大病、无大灾,儿女孝敬、身体健康,掐头往尾刨往无虑的年少和怡然的晚景,最辉煌的岁月也不过四十来年,而其中的一半要与鄯善厮守,这不能不说是一份旷世奇缘吧!
喜欢
当代散文随笔书籍
上一篇:秋之韵 下一篇:实在,热和可以这样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