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
七十年代的样板戏家喻户晓,八部样板戏几乎人人都能唱上两段,那个年代上面要求大小单位学唱,学演,学做戏里的英雄人物,我们学校也不列外,积极排练戏里的出色片断,俗称戏核。
学校教音乐的徐老师可是忙坏了,下学后,留下几个音乐苗子,形象好的,嗓音亮的,随着徐老师学唱。徐老师是中心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因家庭出身题目,分配到我们这个子弟学校教音乐。她人长的白净,笑与不笑时都有两粒小酒窝,很是好看;一副白色眼镜,很刺眼,弹琴的时候她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上推着眼镜。她人好,不说过重的话,很少批评学生。同学们喜欢她,爱上她的音乐课,不过在课堂里她也有生气的时候,可是同学们知道她不厉害,自然也就不怕她了。
音乐教室在教学楼的对面,要穿过大操场,在一排平房里,教室门前是一小块花池,里面养着月季、玫瑰、芍药之类的花儿,我们知道那是徐老师种养的,是她亲手开辟这个小花地,她喜欢花儿,更喜欢音乐,有时会听到平房那边传出的歌声,歌声伴着鲜花飘荡在操场的上空,给人以绚丽的遐想。
不久,我们听说徐老师要结婚了,新郎是厂里的技术员。同学们商量着应该送给徐老师一个结婚礼物,表示我们对老师敬意。当我们把一大束鲜花放在了她的眼前时,她兴奋的相拥着我们,脸上挂满了幸福,不时地推着眼镜,她张看了一下窗外,知道这些花的来历,池中花已奔跑到了眼前。
听说有外宾要来厂里参观,让我们子弟学校出个样板戏的节目,我们必须抓紧排练,为了完成这次任务,徐老师给我和另外一个女同学特地开了小灶,我扮演李玉和,那个姓李的女同学扮演铁梅,一字一句的教,一字一句的学,很是认真,同学们有叫好的,有羡慕的,也有嫉妒的,不管怎么样,由他们往吧,我们依旧学练着,不过心里多多少少有点说不出来滋味。
演出的时间终于到了,舞台的灯光雪亮雪亮的,照的刺眼,台下的观众像黑企鹅似晃动着,报幕员踩在木地板上蹬蹬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整个礼堂,我骤然紧张了起来。
“下面由子弟学校革命文艺宣传队演出《红灯记》选段”
我几乎崩溃了,眼前只余留了两种色彩,白色和玄色了,不知怎么走上台的,也不知唱的什么,台下已一片笑声。
“你怎么把谢谢妈,说成了谢谢爸了?”
徐老师严厉地说着,没有了往日的微笑。
第2天,徐老师急忙找来了我,说了些安慰和鼓励话。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公布免往了我班里的文体委员,暂时不能参加学校革命文艺宣传队的演出。失落与萎靡伴随了我好一段时间。不过我和我同学们仍然喜欢上音乐课,喜欢那一排平房,喜欢那音乐教室门前的鲜花。
16年后,一个偶然时候遇见那个姓李的女同学,在说起那段事时,她告诉我,那次演出后,学校让徐老师写了检查,在老师会议上批评了徐老师。我酡颜了,热了,热的有一些燥,低头不敢看她,呆呆着,似乎感觉眼前站着的就是徐老师。
这位同学老公叫她走,并问她。
“这谁?”
“我同学,就是原来我和你说的那个唱错了的同学。”
“啊!是他呀,看他呆头呆脑的样子,能不唱错吗。”
他们走远了,我忽然感觉到了什么,想找他回来理论。